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营山县

营山县

北宋大中祥符五年 (1012) 改朗池县置,属蓬州。治所即今四川营山县。明曹学佺 《蜀中广记》 卷54营山县: “宋祥符避讳改今名,治有山如营垒也。” 是以山为名。明洪武十年 (1377) 废入蓬州,十三年 (1380) 复置。清属顺庆府。民国初属四川嘉陵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


在四川省东部。属南充市。面积1634.3平方千米。人口87.5万。辖18镇、30乡。县人民政府驻朗池镇。因治西南有山如营垒,故名。唐武德四年(621年)析相如县置朗池县,治今县北,属果州。宝应元年(762年)改属蓬州。贞元元年(785年)移今治。北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改朗池县为营山县,仍属蓬州。熙宁五年(1072年)废良山县为镇。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复置。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又废良山县入营山县。明仍属蓬州。清改属顺庆府。1913年属川北道,1914年属嘉陵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1933—1935年红军置营山县苏维埃政权,属川陕革命根据地。1950年属川北行署区南充专区,1952年属四川省南充专区。1968年改属南充地区,1993年属南充市。地处盆中丘陵东北低山丘陵地带。仪陇河自西北入,右纳营山河,左纳北来之消水河后称流江河,东南流出境。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有稻、小麦、玉米、甘薯。以产黄麻、黑瓜子、白蜡、油桐、蚕茧著称。山羊为全国生产基地县。有石油及天然气等矿。有麻纺织、皮件、食品等工业。营蓬、营渠公路经此。纪念地有铜鼓寨、骆市及双河场红军所留墨书及石刻标语。名胜古迹有大蓬山、嘉廞岩石刻、西月台摩崖造像、孔雀洞及白塔。


猜你喜欢

  • 八斥站

    元置,即今江苏吴江市东南、江南运河东岸之八圻。元置,即今江苏省吴江市南、江南运河东岸八坼。古为平江路(治今苏州市)和嘉兴路(治今浙江省嘉兴市)间交通要驿。

  • 洋湖

    在今安徽黄山市屯溪南岸。明弘治 《徽州府志 ·休宁县》: 洋湖 “一名阳湖。在县东南屯溪之南岸,众水会聚之处。滨溪平衍,每春流涨合,汪洋如湖,故名”。

  • 达木八旗

    即达木蒙古。在今西藏当雄县。清松筠《丁巳秋阅哈·达木观兵》 诗注:“达木系草地,所居官兵本青海蒙古,初青海厄鲁特固什汗剿灭藏巴第巴,因留兵二千余住此护卫达赖、班禅。后固什汗曾孙拉藏汗于康熙年间被准噶尔

  • 洱海卫

    明洪武二十年 (1387) 置,属云南都司。治所即今云南祥云县。清康熙七年 (1668) 废。

  • 夏牟山

    在今甘肃康乐县境。《方舆纪要》 卷60临洮府狄道县: 夏牟山 “在府西三十里。《志》 云: 山下牟麦特盛,因名”。

  • 北路左翼右末旗

    即蒙古土谢图汗部左翼右末旗。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中戈壁省乌嘎塔拉东南。

  • 原州都督府

    唐贞观五年 (631) 置,治所在原州 (今宁夏固原县)。领原、庆、会、银、达、亭、要七州。十年 (636) 废亭、达、要三州。后银州还属夏州都督府,庆州又另置都督府。开元四年(716) 后,仅领原、

  • 孙铁铺

    即今河南光山县西北孙铁铺镇。明嘉靖《光山县志》卷1《里店》:孙铁铺店“在县西七十里”。清尹耕云《豫军纪略》卷3:咸丰五年(1855)五月十日,清军“抵孙铁铺”。

  • 交道镇

    ①清置,属澄城县。即今陕西澄城县西南交道乡。②清置,属鄜州。即今陕西富县东交道乡。(1)在北京市房山区东南部。面积37平方千米。人口1.9万。镇人民政府驻交道,人口 3520。交道为“多条道路交会”之

  • 洪江砦

    北宋元祐五年 (1090) 置,属黔阳县。即今湖南洪江市。因洪江溪而名。明置洪江驿。清置巡司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