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茂州

茂州

唐贞观八年 (634) 改南会州置,治所在汶山县 (今四川茂县)。《元和志》 卷32茂州: “以茂滋山为名。” 按 《旧唐书·地理志》、《舆地纪胜》、《方舆胜览》 均作茂湿山。郭子章 《郡县释名》 四川卷上: 茂州 “唐名州。北有茂湿山。《方舆胜览》 云:山多木,甚茂密,岚气蓊郁,因名茂湿。州之得名以此”。天宝元年 (742) 改为通化郡,乾元元年 (758)复为茂州。辖境相当今四川茂县、汶川、北川等县地。元属吐蕃宣慰司。明属成都府,废汶山县入本州。清雍正六年 (1728) 升为直隶州,属四川省。1913年降为茂县。


唐贞观八年(634年)改南会州置,“以郡界茂湿山为名”(《旧唐书·地理志》)。治汶山县(今茂县)。辖境相当今四川省茂县、汶川、北川等县和理县部分地区。设都督府,初领羁縻州十,后增至羁縻州三十九。天宝元年(742年)改通化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茂州。宋属成都府路,领羁縻州十。元属土蕃宣慰司。明洪武中省汶山县入州,属成都府。清雍正五年(1727年)升为直隶州。属四川省。辖境相当今茂县、汶川二县和黑水县东部、松潘县南部地区。1913年废州改为茂县。


猜你喜欢

  • 神运城

    在今江西乐安县南。《明一统志》 卷54抚州府: 神运城 “在乐安县南八十里。相传唐罗仆射领兵逐寇,夜有神助筑城,遗址尚存”。《方舆纪要》 卷86抚州府乐安县: 神运城 “一名铜壶寨”。

  • 筸子隘

    在今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东南。《清一统志·宝庆府二》: 筸子隘 “在城步县东南一百里,接广西桂林府全州界”。

  • 建安堡

    在今陕西榆林市东北十里大河塔乡。明成化十年 (1474) 巡抚余子俊设置,为榆林卫东路九堡之一。清有都司驻守。

  • 湖南路

    荆湖南路的简称。即“荆湖南路”。

  • 明月山

    ①在今河北遵化市西南二十里。《明一统志》 卷1顺天府: 明月山 “高百余仞,上有石穴,南北相通,穴口望之,若明月然”。②在今湖北巴东县西北。《舆地纪胜》 卷74归州: 明月山 “在巴东。山上有窍如明月

  • 停船山

    在今四川剑阁县东南六十里。《新唐书·地理志》: 永归县有停船山。《舆地纪胜》 卷186隆庆府: 停船山 “在剑阁县八十里。……有石刻,乃皇朝乾德僧怀义撰云: 大禹治水,船泊峰峦,故名”。

  • 桃坪关

    明置,属茂州。在今四川茂县东北东兴乡(桃坪)。《方舆纪要》 卷67茂州: 桃坪关 “在州东北。亦为桃坪堡,即古桃关也”。

  • 布庆土司

    亦作布庆班石。为玉树土司二十五族中札武三族之一。驻牧地在今青海玉树县东南通天河南岸。民国周希武《玉树调查记》卷上,“扎武、拉达、布庆,谓之扎武三族,同驻牧一地,在通天河南”。

  • 唐池水

    在今河北唐县西南。《汉书·地理志》 唐县注引应劭曰: “唐水在西。” 《水经· 滱水注》:“ (唐) 城西又有一水,导源县之西北平地,泉涌而出,俗亦谓之为唐水也,东流至唐城西北隅,堨而为湖,俗谓之唐池

  • 建屏县

    1946年晋察冀边区由平山县西部析置,治洪子店 (今河北平山县西洪子店)。1958年撤销,并入平山县。旧县名。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设。共有两处:(1)1940年由河北省平山县冶河以东地区及获鹿、井陉二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