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苏州市

苏州市

1928年由吴县城区析置,属江苏省。治所即今江苏苏州市。1930年撤销,并入吴县。1949年5月解放后复置苏州市,属苏南行署区。1952年复属江苏省。


简称苏,别称姑苏。在江苏省东南部,北濒长江,南越太湖,东、南连上海市嘉定、青浦二区和浙江省嘉兴、湖州二市。面积 8488 平方千米(市辖区 4044 平方千米)。人口590.9万(市辖区216.8万)。辖平江、金阊、沧浪、虎丘、吴中、相城6区,代管常熟、张家港、太仓、昆山、吴江5市。市人民政府驻苏州新区三香路。春秋为吴都之地,筑阖闾城。战国属越、楚。秦置吴县,为会稽郡(治今苏州)治。东汉永建四年(129年)分置为吴郡。三国属吴。南朝梁太清三年(549年)改吴州,大宝元年(550年)复为郡。南朝陈祯明元年(587年)复置吴州。隋开皇九年(589年)因境内姑苏山改名苏州。《元和郡县志》苏州:“因姑苏山为名。”大业初复曰吴州,寻又为吴郡。唐武德四年(621年)复曰苏州,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属江南东道。天宝初曰吴郡,乾元初复曰苏州。五代为吴越国地。北宋初称苏州,政和三年(1113年)升为平江府,属两浙路。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平江路,属江浙行省。明初改为苏州府,直隶南京。清仍名苏州府。1912年废府留吴县。1914年为苏常道,1927年直属江苏省。1949年析吴县城区置苏州市,由苏南行署区直辖,同时置苏州专区。1952年改由江苏省直辖。1958年划归苏州专区领导。1962年再改由江苏省直辖(地级)。1970年苏州专区改曰苏州地区。1983年苏州地区撤销,原辖吴县、太仓、昆山、吴江、沙洲五县和常熟市划入本市。1986年沙洲县改张家港市,1989年昆山县改市,1992年吴江县改市,1993年太仓县改市。1995年吴县改吴县市,2000年吴县市改设吴中、相城二区。地处太湖平原,太湖湖区和沿岸有低山残丘。京杭运河、望虞河、元和塘、胥江、吴淞江沟通长江和太湖、阳澄湖,素有“水乡”之称。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市郊乡镇工业和农业发达。农产稻、小麦、油菜籽、蚕茧、淡水鱼等,有“鱼米、丝绸之乡”美誉。原为消费城市,建国后,工业发展迅速,现已建成工业门类齐全的现代化城市。建有苏州新区、苏州工业园区。有轻纺、丝织、机械、化学、电子、仪表、医药、建材、电力、服装、食品等门类。为全国三大丝绸产地之一。苏州刺绣、檀香扇、缂丝、红木和玉石雕刻等手工艺品久负盛名。京沪铁路、京杭运河、京沪高速公路、苏嘉杭高速公路及312、204、318国道等经此。光福机场通航北京等地。有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苏州丝绸学院。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苏州园林和太湖山水著称于世,名胜古迹有拙政园、留园、狮子林、网师园、环秀山庄、沧浪亭、虎丘、寒山寺和太湖东山、太湖西山、吴中甪直、昆山周庄、常熟虞山、吴江退思园等。苏州古典园林为世界文化遗产。


猜你喜欢

  • 广陵镇

    ①金置,属寿光县。即今山东寿光市东北三十五里广陵乡。②即今江苏泰兴市东南四十里曲霞镇。清光绪《通州直隶州志》卷1泰兴县:东南“四十里曰路庄,曰广陵镇”。在江苏省泰兴市南部。面积59平方千米。人口5.9

  • 永州府

    明洪武元年(1368)改永州路置,属湖广行省(后为承宣布政使司)。治所在零陵县(今湖南永州市)。辖境相当今湖南祁阳县以南、东安县以东湘水及其支流潇水流域。1913年废。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永州路

  • 乾溪 (谿) 镇

    唐置,属大邑县。在今四川崇州市西南二十里乾溪河东。一说今大邑县东。《资治通鉴》: 唐中和二年 (882),杨行迁讨邛州阡能,“大战于乾谿,官军大败”。即此。

  • 金龟头

    即今台湾省澎湖县马公半岛西南端之金龙头。连横 《台湾通史 · 开辟纪》: 明天启二年(1622),荷兰船舰至澎湖,“复于风柜尾、金鱼头,嵵里白沙、渔翁诸岛,各造炮台,以防守海道”。即此。

  • 顺水

    汉魏时期徐水的俗称。即今河北满城县北漕河。《后汉书·光武帝纪》: 建武元年 (25),光武北击尤来、大抢、五幡于元氏,“又战于顺水北,乘胜轻进,反为所败”。即此。古水名。汉魏时徐水别名。即今河北省满城

  • 八方寺

    即今山东惠民县治。《宋史·地理志》棣州:“大中祥符八年,移治阳信县界八方寺。”即此。

  • ①西周封国。妘姓。在今河南鄢陵县西北十八里古城村。春秋初为郑武公所灭。《春秋》: 隐公元年(前722),“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即此。后改为鄢陵。②在今湖北宜城市东南十五里楚皇城遗址。《左传》: 昭

  • 归来州

    亦作归徕州。北宋改柯阴置,属泸州。治所在今四川兴文县西北。《宋史·蛮夷传四》:熙宁年间“乃以箇恕知归来州”。元丰元年(1078),“遣梓夔都监王宣以兵二千守江安,仍奏以乞弟袭归来州刺史”。五年(108

  • 赵孤庄

    在今河北邢台市西北二十五里。《清一统志·顺德府》: 赵孤庄,“相传程婴匿赵孤处”。

  • 赤城

    ①即今河北赤城县。《魏书·道武帝纪》:登国二年(387),“幸赤城”。《水经·沽水注》:“沽水又西南径赤城东,赵建武年,并州刺史王霸为燕所败,退保此城。城在山阜之上,下枕深隍。”即此。②浙江台州(今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