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州
唐仪凤二年(677)置,治所在今四川叙永县西南。辖境相当今四川叙永县西南境地。先天二年(713)改为羁縻州,属泸州都督府。天宝元年(742)改为都宁郡。乾元元年(758)复为纳州。北宋后废。
唐羁縻州。仪凤二年(677年)置,治今四川省叙永县西南。属泸州都督府。五代十国时属前蜀、后蜀。北宋废。
唐仪凤二年(677)置,治所在今四川叙永县西南。辖境相当今四川叙永县西南境地。先天二年(713)改为羁縻州,属泸州都督府。天宝元年(742)改为都宁郡。乾元元年(758)复为纳州。北宋后废。
唐羁縻州。仪凤二年(677年)置,治今四川省叙永县西南。属泸州都督府。五代十国时属前蜀、后蜀。北宋废。
①西魏置,治所在北淯郡武川县 (今河南南召县东南)。北周辖境相当今河南南召县东南地。隋仁寿中改为淯州。②唐贞观八年 (634) 改南恭州置,治所立山县(在今广西蒙山县东南二十里蒙江南岸)。《元和志》卷
即一片石关。在今河北抚宁县东北一百一十里,南与秦皇岛市接界。《清一统志·永平府二》:一片石关,“城东有九门水口,有水分九道,南下合为一流,因名”。
辽置,治所在龙化县(今内蒙古哲里木盟奈曼旗东北平安地乡西孟家段村古城)。金废。契丹耶律阿保机置,治龙化县(今内蒙古奈曼旗北孟家段,或说今奈曼旗东北八仙筒)。辖境约当今内蒙古自治区奈曼旗北部。金废。
即今新疆沙湾县治。清光绪《旧刊新疆舆图》绥来县图:西有三道河(村)。1957年沙湾县徙治于此。
唐仪凤二年(677)置,治所在今四川叙永县西南。辖境相当今四川叙永县西南境地。先天二年(713)改为羁縻州,属泸州都督府。天宝元年(742)改为都宁郡。乾元元年(758)复为纳州。北宋后废。唐羁縻州。
在今湖南浏阳市东五十里。《方舆纪要》卷80:古风岩“岩深数十里,溪水内出,灌田百余亩。其相连者,又有毛公、白石等岩”。
①在今江苏南通市西北。《方舆纪要》卷23通州:运盐河“自江都湾头经泰州如皋县流入界,至州东北三十里,接西亭河。有西亭盐场巡司戍守”。②在今江苏高邮市东北。《方舆纪要》卷23高邮州:运盐河“一名闸河。亦
即今吉林图们市南图们江西岸月晴镇,隔江与朝鲜对境。清末《延吉珲春一带地图》:图们江岸有马牌。民国徐曦《东三省纪略》卷7:图们江上游森林甚密,清末以来大肆垦荒,“自马牌以上至高丽崴以下,其间已成童山”。
在今湖南岳阳市东南。《方舆纪要》卷77岳州府巴陵县“偃虬堤”条下:“又白荆堤,在府东南十里。与㴩湖相近。”
即今湖北钟祥市。《资治通鉴》:东晋元兴三年(404),冯该为刘毅所败,“该走石城”,即此。胡注:“竟陵县,古城戍也。《郢州图经》曰:子城三面墉基皆天造,正西绝壁下临汉江。石城之名本此。”在今湖北省潜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