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石龙山

石龙山

①在今安徽青阳县东。《方舆纪要》卷27青阳县:石龙山“在县东四十五里,蜿蜒如龙”。

②在今浙江庆元县治松源镇西隅。《方舆纪要》卷94庆元县:石龙山在“县治西。蜿蜒如龙”。

③在今福建浦城县西北九十里,接武夷山市界。《清一统志·建宁府》:石龙山“三峰鼎峙,中一峰曰鹅儿峰,旁有池广袤数丈”。

④在今江西南丰县西。《舆地纪胜》卷35建昌军:石龙山“在南丰县西百二十里。前山如游龙缭绕数百丈, 乡人呼石龙山”。

⑤在今湖北广水市东北。《后汉书·王常传》注引盛弘之《荆州记》:“永阳县北有石龙山。”《水经·涢水注》:“隋水出隋郡永阳县东石龙山。”《元和志》卷27应山县:石龙山在“县东北二十五里。有石盘回屈曲若龙形”。

⑥在今湖南湘潭县西。《明一统志》卷63长沙府:石龙峰“山顶有石, 昂如龙首。宋廖宋民讲学其下”。《清一统志·长沙府一》 作“石龙山”。

⑦在今云南宣威市东。《清一统志·曲靖府》:石龙山“在宣威州东七里。黔、蜀之交,险阻四塞,其西麓有石如龙。明万历末,土官安边与乌撒构兵,据险设营于此”。


猜你喜欢

  • 上瞻对撒纳

    亦作撒敦司。在今四川新龙县北沙堆乡。一说在县北森达。清乾隆十年(1745)置上瞻对撒纳土千户。

  • 一条山镇

    即今甘肃景泰县治。民国申报馆《中国分省新图》:景泰县西有一条山。1978年景泰县迁治于此。在甘肃省景泰县中部。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139.7平方千米。人口4.6万。以镇南一条山得名。原为干旱荒原,19

  • 任城县

    西汉置,属东平国。治所在今山东微山县西北仲浅。《史记·万石张叔列传》:“郎中令周文者,名仁。其先故任城人也。”即此。东汉为任城国治。西晋属高平郡。南朝宋废。北魏复置,移今济宁市南二里,为任城郡治。北齐

  • 郑旗营

    在今宁夏海原县东南郑旗乡。《清一统志·平凉府二》 “西安州营” 条下: “又有郑旗营,在 (固原) 州西一百里。”

  • 一作鄄。在今山东鄄城县北旧城集。《左传》:庄公十四年 (前680),“冬,单伯会齐侯、宋公、卫侯、郑伯于鄄”。古邑名。又作鄄。春秋、战国邑。即今山东省鄄城县北旧城集。战国属齐,后属赵。《春秋》庄公十四

  • 罗蓝县

    唐仪凤二年 (677) 置,属纳州。治所在今四川叙永县西南境。天宝元年 (742) 属都宁郡,乾元元年 (758) 复属纳州。后废。

  • 两头门市

    即今浙江嵊县西南甘霖镇。清乾隆《绍兴府志》卷7《市》引《嵊县志》:两头门市“在县西南三十里”。

  • 隆益镇

    又名龙益镇。清置,属鄜州。在今陕西富县西北龙义湾。

  • 嘉川镇

    北宋置,属绵谷县。在今四川旺苍县西南嘉川镇。在四川省旺苍县西南部。面积85平方千米。人口4.6万。镇人民政府驻嘉川,人口2500。南北朝时即以处东河冲积坝地势平缓、环境美好称嘉川,1950年为嘉川乡,

  • 沾水

    源出今山西壶关县东南,东流径河南林县东南入淇河。《汉书·地理志》 上党郡壶关县: “沾水东至朝歌入淇。” 《水经·淇水注》: 沾水 “出壶关县东沾台下,石壁崇商,昂藏隐天,泉流发于西北隅,与金谷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