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旗山
在今湖北利川市西南忠路镇南。《方舆纪要》卷82忠路安抚司:石旗山在“司南一里。《志》云,司旁有凤凰、狮子、龙洞、金紫诸山,皆高峻”。
在今湖北利川市西南忠路镇南。《方舆纪要》卷82忠路安抚司:石旗山在“司南一里。《志》云,司旁有凤凰、狮子、龙洞、金紫诸山,皆高峻”。
又作桑迪、桑提错。在今西藏南部,门隅地区达旺东南八十里处。原隶属于西藏地方政府管辖,为门隅地区三十二错、定 (错、定是当地的一级行政区划) 之一。1951年被印度政府非法占领。
即都江堰。在今四川都江堰市西岷江上。《宋史·河渠志》: “岁作侍郎堰,必以竹为绳,自北引而南,准水则第四以为高下之度。江道既分,水复湍暴,沙石填委,多成滩碛。岁暮水落,筑堤壅水上流,春正月则役工浚治,
即栖鸡城。在今四川茂县西北。北宋曾公亮《武经总要前集》卷20:茂州“西北陆行至吐蕃栖鸡城”。
清顺治十八年(1661)置,属罗城县。在今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西南。《清一统志·柳州府》:中峒隘“在罗城县西南三十里。路通庆远,环隘皆山”。
明洪武四年 (1371) 置百户所,属廉州卫。治所在州城内 (今广西钦州市)。二十八年(1395) 升为千户所。后废。
又作角里堰市。即今浙江海盐县西南六里乡。清光绪《海盐县志》卷4:六里堰市,“《图经》:去县四十二里。《新纂》:堰以南为上河,去澉城六里,客船不能达澉,咸泊于此,居民辐辏成市,木商咸贾亦萃集焉”。
从吉林洮安 (今白城市) 至杜鲁尔 (今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前旗西北)。长377.3公里。1934年建成洮安至索伦的洮索铁路。1937年修至阿尔山(今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前旗西北阿尔山镇)。1941年又延筑至
唐安西都护府属地,在今阿富汗首都喀布尔。《新唐书·西域传》: 小勃律 “王居孽多城,临娑夷水。其西山颠有大城曰迦布罗”。
亦作吗。 即今新疆皮山县。 《清一统志·叶尔羌》: 固 “在叶尔羌城东南三百八十里”。
在今山西河津市东北。唐初王绩 《黄颊山》 诗,即指此。《清一统志 · 绛州一》: 黄颊山“在河津县东北四十里,上有文中子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