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石州

石州

①南朝梁置,治所在夫宁县(今广西藤县东北浔江南、北流江东岸)。辖境相当今广西藤县、岑溪、容县及苍梧县西部地。隋开皇十年(590)改为藤州。

②西魏恭帝二年(555)置,治所在巴渠郡东乡县(今四川宣汉县东北一百里普光乡西)。辖境相当今四川宣汉县东北地。北周天和四年(569)废。

③北周建德六年(577)改西汾州置,治所在离石县(今山西离石县)。辖境相当今山西离石、中阳、柳林、临县、方山等县地。隋大业三年(607)废。唐武德元年(618)复置,天宝元年(742)改为昌化郡,乾元元年(758)复为石州。明隆庆元年(1567)改为永宁州。

④西夏置,治所在今陕西横山县东北。元废。


(1)南朝梁置,治夫宁县(今广西藤县东北浔江南、北流江东岸)。辖境不详。隋开皇中改为藤州。(2)西魏置,治东乡县(今四川省宣汉县东北)。北周废。(3)北周建德六年(577年)改西汾州置,因治离石县(今山西吕梁市离石区),故名。隋唐辖境约当今山西省三川河、湫水河流域。宋以后辖境缩小,明洪武初省离石县入州,不辖县。隆庆元年(1567年)改为永宁州。 (4)西夏置,治今陕西省横山县东北。辖境约当今陕西省横山县一带。元废。


猜你喜欢

  • 富陂村

    在今浙江长兴县东十八里。《寰宇记》 卷94长兴县: “初置县富陂村。” 《清一统志·湖州府一》: 长城故城 “在长兴县东……富陂村在今县东十八里”。西晋太康三年 (282) 至东晋咸康元年 (335)

  • 长标岭

    在今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北。《方舆纪要》卷107富川县:长标岭“在县北六十五里。相传李靖讨萧铣收岭南地,常驻师植标于此”。

  • 兰峒寨

    即今广东怀集县西北蓝钟镇。明置巡司于此。在今广东省怀集县西北兰峒街。明正统中于此置巡检司。

  • 乌城守捉

    唐置,属凉州。在今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北乌鞘岭上。后废。

  • 瑞峰

    在今福建宁德市东三十里海中。《清一统志·福宁府》: 瑞峰 “秀拔万仞,与白鹤东西对峙。今县治向东,以此为案山”。

  • 汊涧河

    在今安徽天长市西。《方舆纪要》卷21天长县:汊涧河“在县西四十五里山间,三处于此合流, 由县东北入于五湖”。

  • 汉中道

    1914年由陕南道改置,属陕西省。治南郑县(今陕西汉中市)。辖境约当今陕西略阳、凤县、太白、佛坪、宁陕、镇安、山阳、商南以南地区。1928年废。1914年6月由陕南道改名,治南郑县(今陕西汉中市)。属

  • 锦江

    ①即锦溪。在今福建建阳市东。《方舆纪要》卷97: “明初吴深攻建宁,陈友定将阮法柔屯锦江逼深,后深出战,为敌所获。即此。”②一名安仁港,又名兴业水。即今江西余江县东北信江下流。《明一统志》 卷50饶州

  • 新安乐镇

    金置,属历亭县。在今山东武城县地。

  • 建昌府

    ①唐南诏改巂州置,治所在今四川西昌市。元至元十二年 (1275) 改为建昌路。明洪武十五年 (1382) 复为建昌府,属云南布政司,寻属四川布政司。辖境相当今四川西昌市及德昌、米易等县地。二十五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