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龙县
隋大业元年 (605) 置,属农州。治所在今越南平治天省境。三年 (607)属海阴郡。后废。
隋大业元年 (605) 置,属农州。治所在今越南平治天省境。三年 (607)属海阴郡。后废。
①即今安徽肥东县东二十里龙城。汉为逡遒县治所。《寰宇记》 卷126慎县: “逡遒故城在县南二十五里。《春秋》: 哀公十二年夏,公会吴于橐皋。注云: 橐皋在逡遒县东南是也。魏武伐吴修此城以屯守,呼曰曹城
在今江西兴国县东。《方舆纪要》卷88赣州府兴国县:长信泷在“县东二十五里。永丰、宁都之水入县界者皆汇于此。狂澜奔驶,声吼如雷。俗呼上曰哑滩,以舟过禁声也,下曰泥滩, 以深不可测也”。
1913年改甘孜州置,属四川边东道。治所即今四川甘孜县。以甘孜寺而名。“甘孜”藏语意为“洁白美丽”。次年属川边特别区。1936年红军二、四方面军会师后,在此召开“甘孜会议”。1939的属西康省。195
明置,属路南州。在今云南路南彝族自治县东北和摩。
在今湖南宁乡县西南九十里唐市乡。元置巡司于此。在江苏省常熟市东南部、横泾塘东南。面积47平方千米。人口2.3万。镇人民政府驻唐市,人口2500。原名尤泾(又称语溪)市。明正统初,唐姓经商成市,嘉靖八年
亦作马鬃山。在今四川江津市北隔江。《清一统志·重庆府一》:马骁山,“《元统志》:其山萦曲,周三里。形势峭拔。昔有骁骑将军马邈葬此, 因名”。
明洪武间置,属陵水县。在今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西。一说在今万宁县西南南桥黎族苗族乡。
在今山西昔阳县西。《魏书·地形志》: 乐平县有沾岭。《水经·清漳水注》: “清漳出沾县故城东北,俗谓之沾山。”
在今湖北黄梅县南。《方舆纪要》卷85九江府:严家闸“在江北三十里,接黄梅县界。万历间建,为蓄泄之利”。
元初置,属陕西行省。治所即今甘肃庄浪县西北南湖镇。大德八年(1304)降为庄浪州。元初置,治今甘肃省庄浪县(水洛城)西北南湖。初隶甘肃行省,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改隶安西行省(陕西行省)。辖境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