犊乾城
即今河北行唐县治。北魏始移行唐县治于此。《魏书·地形志》 常山郡行唐县: “熙平中移犊乾城。” 即此。
即今河北行唐县治。北魏始移行唐县治于此。《魏书·地形志》 常山郡行唐县: “熙平中移犊乾城。” 即此。
即今江西樟树市西南蛟湖村。明嘉靖 《临江府志》 卷3: 清江县有蛟湖市。清同治 《江西全省舆图》 卷6: 清江县北有蛟湖墟。
唐贞观九年(635)分大乡县置,属辰州。治所即今湖南保靖县。《元和志》卷30三亭县:“因县西十五里有三亭古城为名。”天授二年(692)属溪州。五代末废。古县名。唐贞观九年(635年)分大乡县置,治今湖
即今陕西佳县西十五里神泉乡。《宋史·地理志》晋宁军: 神泉砦 “地名榆林川,在废葭芦砦北。元符元年赐今名”。明代改为神泉堡。
①隋开皇十九年 (599) 置,治所在鸣沙县(今宁夏中宁县东北鸣沙镇)。《元和志》 卷4灵州鸣沙县: 环州 “以大河环曲为名”。大业三年 (607)废。唐贞观六年 (632) 复置,九年又废。②唐武德
即悉补野的异译。西藏吐蕃王朝建政前的称号。《新唐书·吐蕃传》:松赞干布“亦号弗夜氏”。地在今西藏乃东、穷结等县境。
即今江西乐安县西北七十里里山坳。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2抚州府乐安县:西北有“李山坳汛”。
①即今河北武安市西南磁山镇。邯涉铁路经此。②在今山东兖州西三十里。《清一统志·兖州府一》: 嵫山 “元大德间碑云: 兖郡有山曰磁,郡在其左,故县名嵫阳。诸志称为磁阳山,非也”。③在今山东烟台市西北与蓬
在今湖南茶陵县城内。明洪武初置,清康熙二十七年 (1688) 裁。
在今广东湛江市西南湖光镇西。隋铁杷县、唐宋遂溪县治此。明洪武三年(1370)移湛川巡司于此。
即今河北清苑县(南大冉)西南大李各庄乡。清同治《畿辅通志》卷47清苑县图:西南有大李各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