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镇边毛岭峒宣慰司
元至正十五年 (1355)改宣化镇南五路军民府置,属四川南道宣慰司。治所在今湖北宣恩县南。元末明玉珍改为镇南宣抚司。
元至正十五年 (1355)改宣化镇南五路军民府置,属四川南道宣慰司。治所在今湖北宣恩县南。元末明玉珍改为镇南宣抚司。
唐武德四年 (621) 置,治所在怀德县(今广东信宜县东北)。因僚族起义,侨治泷州 (今罗定市南)。后徙治信义县 (今信宜县西南镇隆镇)。贞观元年 (627) 废,二年 (628) 复置。辖境相当今广
即今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内积水潭、西海一带。《元史·河渠志》: “海子一名积水潭,聚西北诸泉之水,流行入都城而汇于此,汪洋如海,都人因名焉。” 元筑大都城,为解决都城漕粮而凿通会河,使运粮由南方直达积水
亦作斯都、徙国。都徙 (今四川天全县东南二十五里始阳镇)。《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西汉武帝时, “司马长卿便略定西夷, 邛、 筰、 冉、、斯榆之君皆请为内臣”。《索隐
在今湖北蕲春县东南。《清一统志·黄州府二》: 真慧寺“唐五祖宏忍禅师卓锡于此”。
①在今广西武鸣县西南十五里。《方舆纪要》 卷111武缘县: 帽山在 “县西十五里。山形圆耸”。②在今广西大新县西南。《明一统志》 卷85太平府: 帽山 “在安平州治西北。以形似名”。③古岛屿名。即今印
即今甘肃环县南合道川。《方舆纪要》卷57庆阳府环县:合道川在“县西八十里,东流注于环河”。
在今广东珠海市南拱北街道办事处。清光绪十三年 (1887) 开为商埠,设拱北关。
在今北京市故宫东华门之内。明建。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重建。前为门三间,后为主敬殿。清每年皇帝经筵典礼之处。由大学士、尚书、左都御史、侍郎、学士、詹事充任经筵讲官。
在今北京市平谷县西南。清于此设把总,属三河营都司。(1)在北京市平谷区西南部。面积37平方千米。人口1.9万。镇人民政府驻马坊,人口2550。镇区辽已成村,曾为牧军马之地,故名。1946年由河北省三河
即今浙江海盐县西北二十六里沈荡镇。明天启《海盐县图经》卷1:“沈荡为大镇,去县二十六里,水四通, 列廛五、六百家, 五谷、丝布、竹木、油坊、质店大贾往往而有。”在浙江省海盐县西北部。面积26.7平方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