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在今北京市平谷县东。《方舆纪要》 卷11平谷县: 城山在 “县东六十里,四山高耸,中宽平如城”。②在今河北井陉县南三十里障城山。《方舆纪要》 卷14井陉县:城山在 “县 (按,在今县西南城关镇) 东
西汉置。在今甘肃庄浪县附近。西夏置,在今甘肃省庄浪县附近。
在今甘肃临夏县西南。《方舆纪要》卷60河州:杀马关“其林麓控扼,足以守御。自此而西,举足浸高。又行一日至岭西,其地益高,盖与西域相出入处。元遣都实访河源,路出于此”。
亦作胡窝棚。即今辽宁盘山县西北胡家镇。清光绪 《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 广宁县图: 东南有胡窝棚。《清史稿·地理志》 锦州府盘山厅: 锦营铁路有胡家窝棚站
①即蒲。在今山西隰县西北。《左传》: 庄公二十八年 (前666),“重耳居蒲城”,即此。②即春秋卫蒲邑。在今河南长垣县治。《续汉书·郡国志》 陈留郡长垣县: “有蒲城。” 明徙长垣县治此。《明史·地理
北魏置,属安定郡。治所在今甘肃泾川县境。后废。
在今越南北部孟崩境。清初置猛蚌寨土寨长,由猛丁分管。
又名花山。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北。清嘉庆《四川通志》卷17峨眉县:花山“即铧山,在县西北十里。产茶。《峨眉山志》:即四峨山,其形棱瓣如花,因名”。
唐天宝元年(742)置,属静戎郡。在今四川理县东北。《寰宇记》卷80霸州:“牙利县去州五里。在小聋山上村置。”乾元元年(758)属霸州。后废。古县名。唐天宝元年(742年)置,治今四川省理县北。属霸州
即拔达岭。今新疆乌什县西北别迭里山口。唐时通往西域的重要山隘。唐玄奘 《大唐西域记》 卷1: 跋禄迦国 “西北行三百余里,度石碛,至凌山。此则葱岭北原,水多东流矣。山谷积雪,春夏合冻,虽时消泮,寻复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