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渤海

渤海

又作勃海。位于今辽东半岛与山东半岛间。先秦古籍中已见于记载,如 《战国策· 齐策一》:“苏秦为赵合从,说齐宣王曰: ‘齐南有太山,东有琅邪,西有清河,北有渤海,此所谓四塞之国也。……。’” 即是。《史记·司马相如传》 称为 “渤澥”。《索隐》 引 《齐都赋》 云: “海傍曰勃,断水曰澥。”《汉书·司马相如传》 注: “师古曰,勃澥,海别枝也。” 因在大海之旁,故以为名。


古称勃海。伸入中国大陆的近封闭式内海。为辽宁、河北、天津、山东三省一市所环抱。《战国策·齐策》:“齐……北有渤海。”《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八年(前219年),始皇东行郡县,“于是乃并勃海以东,过黄、腄,穷成山,登之罘,立石颂秦德焉而去”。《史记·正义》:“勃作渤”。《史记·苏秦列传》:东说齐宣王曰:“齐南有泰山,东有琅邪,西有清河,北有勃海,此所谓四塞之国也”,即此。东面经渤海海峡与黄海相通,其分界线北起辽东半岛南端的老铁山角,南至山东半岛北侧的蓬莱角。海岸线长达2500千米,海域面积77284平方千米。平均深度为18米,最深处70米。有三个主要海湾:北面的辽东湾,西面的渤海湾,南面的莱州湾。主要岛屿有庙岛群岛、长兴岛、凤鸣岛和菊花岛。入海河流有黄河、海河、滦河和辽河等。盐度低,年平均值仅30‰,冬结冰,冰期3个月。海洋资源丰富,盛产对虾、蟹和黄花鱼。渤海湾和莱州湾一带,历来是中国主要产盐区,以西岸的“长芦盐”最著名。海底富石油和天然气。


猜你喜欢

  • 周何山

    在今安徽望江县东。《方舆纪要》 卷26望江县: 周何山 “在县东一里。《志》 云: 周瑜及何无忌皆曾驻军于此,因名”。

  • 山王河镇

    即今安徽霍山县东山王河村。旧属六安县。清同治《六安州志》卷5:“山王河,州南九十里。”

  • 龙安县

    ①西魏废帝二年(553)改阴平县置,为龙安郡治。治所在今四川江油市东北小溪坝镇北。北周复改为阴平县。②唐武德三年(620)置,属绵州。治所在今四川安县东北。《元和志》卷33龙安县:“因(龙安)山为名。

  • 陈胜墓

    在今安徽砀山县东南安山。《史记·陈涉世家》:“陈胜葬砀,谥曰隐王。”唐张守节《正义》:“今宋州砀山县是。”《水经注·获水》:谷水“东径安山北,即砀北山也。山有陈胜墓”。

  • 五里泉水

    约当今山东淄博市、桓台县间涝淄河。《水经·瓠子河注》:“德会水又西北,五里泉水注之。水出(昌国)县南黄阜,北流径城西北入德会。”

  • 右史堰

    在今湖南常德市东北。《新唐书·地理志》武陵县:“又有右史堰,(长庆)二年,刺史温造增修,开后乡渠,经九十七里,溉田二千顷。”

  • 边城县

    南朝宋元嘉二十五年(448)置,属弋阳郡。治所在安丰故城(今河南固始县东南)。后为边城郡治。大明八年(464)又属弋阳郡,后复为边城郡治。北魏改为期思县。南朝陈复为边城县。隋开皇初又改为期思县。南朝宋

  • 珍宝岛

    在今黑龙江省虎林县东北。为乌苏里江主航道西侧小岛。该岛形成时间较晚。1915年前后,因江水与山水冲刷,将中国一侧河岸冲开,逐渐形成一岛,以后河道逐渐向中方一侧移动,使中方一侧江面加宽。珍宝岛历来属虎林

  • 热河省

    1914年设热河特别区,1928年改为热河省。治所在承德县 (今河北承德市)。辖今河北省东北部、辽宁省西南部、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1956年撤销,分别并入今河北、辽宁二省及内蒙古自治区。旧省名。192

  • 边渡口镇

    即今河北高阳县东南三十里边渡口乡。清同治《畿辅通志》卷47高阳县图:东南有西边渡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