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源
在今湖南江永县西。《清一统志·永州府二》: 清溪源,“ 《县志》: 县界凡十有二源,皆瑶所居。如清溪、古凋,在县西七十里; 扶灵、勾蓝,在县西南四十里; 埠陵,在县西北四十里; 高泽,在县西三十五里。俱有户籍,输税粮,为熟瑶。如顶板瑶、砍山瑶,则为生瑶,藏山伏涧,迁徙无常,椎髻跣足,射猎为生,自食其力”。
在今湖南江永县西。《清一统志·永州府二》: 清溪源,“ 《县志》: 县界凡十有二源,皆瑶所居。如清溪、古凋,在县西七十里; 扶灵、勾蓝,在县西南四十里; 埠陵,在县西北四十里; 高泽,在县西三十五里。俱有户籍,输税粮,为熟瑶。如顶板瑶、砍山瑶,则为生瑶,藏山伏涧,迁徙无常,椎髻跣足,射猎为生,自食其力”。
1913年改中甸厅置,后属云南腾越道。治所即今云南中甸县。纳西语“中甸”意为酋长居住的地方,或饲养牦犏牛的地方。1929年直属云南省。1957年为迪庆藏族自治州首府。旧县名。1913年置,治今云南省香
在今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东南白沙村。清设把总驻守。
亦名凌云大佛。在今四川乐山市东二里凌云山大佛寺左侧石崖山。唐开元元年(713)寺僧海通创建,至贞元十五年(799)剑南节度使韦皋完成。系一尊面对三江的弥勒坐佛,依山凿成。头枕山巅,足踏江流。高70.7
即今广东四会市北九十里威整镇。清时有把总驻防。
辽置,为高州治。治所在今内蒙古赤峰市东北哈拉木头村西土城子古城。《辽史·地理志》 三韩县:“辰韩为扶余,弁韩为新罗,马韩为高丽。开泰中,圣宗伐高丽,俘三国之遗人置县”,因名。金属全州。元废。古县名。辽
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置,属贵州都司。治所即今贵州平坝县。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改为安平县。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置,治今贵州省平坝县。属贵州都司。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改为安平县
唐武德四年 (621) 置,治所在剡县 (今浙江嵊县)。辖境相当今浙江嵊县、新昌二县地。八年(625) 废。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治剡县(今浙江嵊州市南)。辖境约当今浙江省嵊州市一带。八年废。
①即今内蒙古杭爱后旗西、乌拉特后旗西南之狼山。《魏书·蠕蠕传》: 建义初,孝庄诏曰: “蠕蠕主阿那瓌镇卫北藩,御侮朔表,遂使阴山息警,弱水无尘,刊迹狼山。” 即此。②在今江苏南通市东南十八里长江边。《
唐、宋雅州通吐蕃三道之一。从今四川雅安市西南行,经荥经县、汉源县北清溪镇,西越飞越岭至泸定县。《舆地纪胜》 卷147雅州 “碉门寨” 条下: “自雅州西通蕃之路有三: 曰灵关、曰碉门、曰始阳。而灵关去
西汉朔方郡边塞。在今内蒙古磴口县西北沙金套海苏木哈日嘎那阿木村北古城(今哈隆格乃山口)。《汉书·地理志》 朔方郡窳浑县:“有道西北出鸡鹿塞,屠申泽在东。”《后汉书·窦宪传》:永元元年(89)数路伐北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