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四川雅安市东十五里姚桥乡西南汉碑村。《舆地纪胜》 卷147雅州: 高孝廉墓碑 “在严道县东二十里。按其碑年月,乃汉建安十四年,高君兄弟皆孝廉,有二大阙: 其一曰: 故益州太守武阴令上计吏举孝廉诸部
清雍正二年 (1724) 析无锡县置,属常州府。治所即今江苏无锡市,与无锡县同城而治。以城内金匮山为名。1912年并入无锡县。古旧县名。清雍正二年(1724年)析无锡县东部置,与无锡县同城而治(今江苏
唐置,治所在唐林县 (今越南义静省东南境)。后废。
即通古铁路。从今北京市至河北密云县古北口。
元元贞元年 (1295) 升湘乡县置,属天临路。治所即今湖南湘乡市。明初降为湘乡县。元元贞元年(1295年)升湘乡县置,治今湖南省湘乡市。属潭州路。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复降为县。
明洪武二十五年 (1392) 改柏兴州置,属建昌卫。治所在今四川盐源县东北卫城。二十六年 (1393) 改置盐井卫。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改柏兴州置,治今四川省盐源县东北卫城。旋改盐井卫。
1946年改和硕设治局置,治乌什塔拉(今和硕县东乌什塔拉)。以清时为蒙古和硕特部驻地而名。1950年迁清水河子,即今治。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部、天山山脉中段南麓、焉耆盆地东北部。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简称麻里司。在今四川新龙县西南麻日乡。清嘉庆十二年(1807)置瓦述麻里土百户。
在今河南洛宁县东。《水经·洛水注》:“白马溪水出宜阳山。涧有大石,厥状似马,故溪涧以物色受名也。溪水东北流,注于洛。”《后汉书·陈俊传》 李贤注:“在今洛州福昌县西南,有金门、白马水。”
在今浙江慈溪市东南淹浦乡。《方舆纪要》卷92慈溪县: 淹浦 “浦东即古窑港也。宋庆历间置古窑、淹浦二闸,以蓄泄鸣鹤一乡之水。元至元中修复之。今盐丁载卤出入,闸制遂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