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清水县

清水县

①西汉置,属天水郡。治所在今甘肃清水县西北十五里。明郭子章 《郡县释名》 陕西卷下:清水县“以清水在县境” 为名。东汉废。西晋复置,属略阳郡。北魏为清水郡治。隋大业初属天水郡。唐属秦州。宝应元年 (762) 地入吐蕃。建中四年(783) 唐与吐蕃会盟于此,史称 “清水之盟”。大中二年收复故地。五代唐长兴元年 (930) 移治上邽(今甘肃天水市)。北宋初复还旧治,后又移治今清水县。清初属巩昌府,雍正七年 (1729) 还属秦州。民国初属甘肃渭川道。1927年直属甘肃省。

②唐武德二年 (619) 置,属临州。治所在今四川垫江县东北三十余里。天宝元年 (742) 改为桂溪县。

③北宋改万岁县置,属开州。治所在今四川开县东北温泉镇北县坝。《元丰九域志》 卷8: 万岁县有“清水”,县以此名。元废。古县遗址尚存。


(1)古县名。(1)唐武德二年(619年)置,治今重庆市垫江县东北。属忠州。天宝元年(742年)改桂溪县。(2)北宋时改万岁县置,治今重庆市开县东北。属开州。元时废。(2)今县名。在甘肃省东南部、牛头河流域,东邻陕西省。属天水市。面积2012平方千米。人口30.4万。辖2镇、22乡。县人民政府驻永清镇。西汉元鼎二年(前115年)析上邽县置清水县,治今县西北,属天水郡。因地处陇山,《三秦纪》称“其坂九回,……七日乃得越;上有清泉,四注而下”,故名。东汉废。末年复置。属广魏郡。西晋属略阳郡。北魏为清水郡治。隋属天水郡。唐属秦州,宝应元年(762年)地入吐蕃。建中四年(783年)唐与吐蕃会盟于此,史称“清水之盟”。大中二年(848年)复故地。五代唐长兴元年(930年)移治上邽镇,即今甘肃省天水市。北宋又移于今清水县。属秦州。元属巩昌路,明属巩昌府。清属秦州。1913年废州,先后属陇南道、渭川道。1927年直属省。1949年属天水专区。1958年与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合并置清水回族自治县。1961年复名清水县。1969年属天水地区,1985年属天水市。地处陇西黄土高原东缘。牛头河由东向西横贯全境。属中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冬小麦、玉米、马铃薯、胡麻、油菜籽等,盛产大麻、苹果。工业以建材、针织、酿酒等为主。天清、天张公路经县境。名胜古迹有永清堡马家窑、齐家文化遗址、白土崖西汉赵充国墓。汤浴温泉为全国著名温泉之一,建有甘肃省清水温泉疗养院。


猜你喜欢

  • 万松岭

    ①在今浙江杭州市南。宋《淳祐临安志》卷9:万松岭“岭上夹道栽松”,故名。南宋时,密迩大内,宅第密布,直至山巅。唐白居易《湖上夜归》诗:“万株松树青山上,十里沙堤明月中。”即此。②在今湖北鄂州市西五里樊

  • 琼巴堡

    即今西藏琼结县。《新唐书· 吐蕃传笺证》 引 《吐蕃历史文书》 云: “霞基重回琼巴堡寨,继任父位为王。”

  • 白起渠

    一名长渠。 自今湖北南漳县东引蛮河北源,东至今宜城市南会木里沟入汉江。相传为战国时秦将白起攻楚时所修。《水经·沔水注》:“昔白起攻楚引西山长谷水,即是水也。旧堨去城百许里,水从城西灌城,东入注为渊,今

  • 贵竹长官司

    明洪武五年 (1372) 置,属贵州宣慰司。治所即今贵州贵阳市。万历十四年 (1586) 改置新贵县。明洪武五年(1372年)改贵州等处长官司置,治今贵州省贵阳市。属贵州宣慰司。万历十四年(1586年

  • 谷州

    ①唐武德三年(620)置,治所在宋安县(今河南光山县西南)。贞观元年(627)废。②亦作古州。辽置,治所在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南郊海浪河注入牡丹江处古城。元于此设古州千户所。

  • 东兴堤

    三国吴筑,在今安徽含山县西南,与巢湖市相接。《三国志·吴书·诸葛恪传》:“初,权黄龙元年迁都建业,二年筑东兴堤以遏湖水。后征淮南,败以内船,由是废不复修。恪以建兴元年十月会众于东兴,更作大堤,左右结山

  • 汝阳道

    1914年由豫南道改置,属河南省。治信阳县(今河南信阳市)。辖境约当今河南伏牛山、沙河、洪河、维河以南地区。1927年废。1914年6月由豫南道改名,治信阳县(今河南信阳市)。属河南省。辖信阳、南阳、

  • 东坝

    宋废鲁阳五堰,改建为东、西两坝。故址在今江苏高淳县东坝镇。《清一统志·江宁府三》 “五堰”条引明韩邦宪《东坝考》:“太祖初都金陵,以苏浙粮道自东坝入,可避江险。洪武二十五年复浚胥溪河为运道,建石闸起闭

  • 莫土司衙

    在今广西忻城县城建设街。创建于明弘治年间 (1488—1505)。现存建筑为清代按清工部营造法式建造。有大门、正厅、后堂、左右花厅等。忻城莫氏土司在元至正年间为宜山县八仙屯千户。明宣德年间由宜山督兵屯

  • 肥累县

    春秋肥子国。西汉置县,属真定国。治所在今河北藁城市西南七里。东汉废。古县名。西汉以肥邑置,治今河北省藁城市西南。属真定国。东汉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