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石潭
在今浙江衢州市北衢江中。《方舆纪要》卷93西安县: 浮石潭 “在县东北五里信安溪中。有石高丈余,水大至亦不没。潭下有帝王滩,相传明太祖自江右旋师过此,尝驻跸焉,士民荣之,因以为号”。1968年于此建成浮石桥。
在今浙江衢州市北衢江中。《方舆纪要》卷93西安县: 浮石潭 “在县东北五里信安溪中。有石高丈余,水大至亦不没。潭下有帝王滩,相传明太祖自江右旋师过此,尝驻跸焉,士民荣之,因以为号”。1968年于此建成浮石桥。
在今福建长乐市北十里。《清一统志·福州府一》:龙峰“其西有岩。宋刘砥、刘砺与朱子讲学于此,因名曰晦翁岩”。
即今西藏南木林县。元代于此置乡万户府。
在今陕西石泉县东南五里汉江南岸。《方舆纪要》 卷56石泉县: 堰头岭 “下有滩,曰堰滩”。
一作朱刘店。即今山东昌乐县东十八里朱刘镇。民国《昌乐县续志》有朱留店。
在今陕西略阳县南。《方舆纪要》 卷56略阳县: 桑林戍,“ 《志》 云: 五代唐末,兴州所领有三泉、西县、金牛、桑林等戍。清泰初,兴州刺史刘遂请悉集戍兵还洛,于是散关以南城镇,无复守御,悉为蜀人所有”
在今贵州万山特区东南。《方舆纪要》 卷122思州府黄道溪长官司: “泉洞在司西七里。崖壁千仞,瀑泉飞泻,下成溪河,以艇从旁入,洞广容百人。”
①在今河北武安县西北八十里天井峧,为通山西要道。《汉书·地理志》 上党郡高都县:“有天井关。”《晋书·慕容垂载记》:东晋太元十九年(394),“垂进师入自天井关,至于壶壁”。即此。②一名太行关。西汉置
1913年改巧家厅置,后属云南滇中道。治所即今云南巧家县。1916年直属云南省。在云南省东北部,西隔金沙江与四川省相邻。北隔金沙江与四川省金阳县相邻。属昭通市。面积 3245 平方千米。人口51.7万
即今云南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西南一百零八里碧安乡 (勐主街)。清有把总、外委把总驻防。
在今四川南溪县西。清嘉庆 《南溪县志》卷2: 桂溪桥 “在县西五里。 昔年丛桂扶, 桥因以得名。西达府郡,为陆路通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