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清岩
在今广东罗定市东南五十里。《清一统志·罗定州》: 洞青岩 “旁有小径,曲邃通幽,游者用火引入,每数丈一曲。有一石孔,流光开豁,竟日探寻,无有底止,为一州之绝胜”。
在今广东罗定市东南五十里。《清一统志·罗定州》: 洞青岩 “旁有小径,曲邃通幽,游者用火引入,每数丈一曲。有一石孔,流光开豁,竟日探寻,无有底止,为一州之绝胜”。
西汉初元五年 (前44) 置,为侯国,属颍川郡。治所在今河南汝州市东。绥和元年 (前8) 为公国。元始四年 (4) 改为邟县。东汉建武二年(26) 复改为周承休县。十三年 (37) 废。
即鄢县。在今四川宜宾县西北八十六里蕨溪镇北宣化坝。
①西汉置,属广汉郡。治所在今四川三台县南九十里郪江镇。因郪江水为名。《三国志·蜀书·李严传》: 东汉建安二十二年 (217),“盗贼马泰、高胜等起事于郪,合聚部伍数万人”。《三国志·魏书·钟会传》:
在今河北藁城市西。《后汉书·耿纯传》:光武 “拜纯为前将军,封耿乡侯”。李贤注: “郦元注 《水经》 曰,成郎水北有耿乡,光武封耿纯为侯国,俗谓之宜安城。其故城在今恒州槀城县西南也。”
隋开皇十三年(593)置,属嘉州。治所在今四川夹江县西北八里。《寰宇记》卷74夹江县:“置于泾上, 临江水, 故号夹江。”大业二年(602)属眉州,次年属眉山郡。唐武德元年(618)属嘉州,移治今夹江
南朝宋元嘉十二年 (436) 以侨流置,属益州。治所在晋寿县 (亦作南晋寿县,今四川彭州市西北三十里关口)。梁为东益州治。北周改为九陇郡。南朝宋元嘉十二年(435年)置,治南晋寿县(今四川彭州市西北)
俗称托莫公旗。即和硕特南右翼后旗。在今青海海晏县西北。
明洪武元年 (1368) 改保定路置,属北平行中书省 (后直隶京师)。治所在清苑县 (今河北保定市)。辖境相当今河北太行山以东,潴龙河、唐河、拒马河之间及高碑店、雄县、深泽、深县、辛集等县市地。191
即今台湾省高雄县东北旗山镇。旧属台湾县,雍正九年 (1731) 设县丞驻此。后置罗汉门巡司。日本占领期间于1920年设旗山街。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设旗山镇。在今台湾省屏东县北。清雍正九年(1731
在今河南新密市西北二十里。《魏书·地形志》荥阳郡密县:“有开阳山。”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