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泌阳县

泌阳县

①唐天宝元年 (742) 改上马县置,属淮安郡。治所即今河南唐河县。乾元元年 (758) 属唐州。明洪武二年 (1369) 省入唐州。

②明洪武十三年 (1380) 以故比阳县地置,属南阳府。治所即今河南泌阳县。民国初属河南汝阳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


古县名。(1)唐天宝元年(742年)改上马县置,治今河南省唐河县。属唐州。唐末为泌州治。五代唐以后为唐州治。明初省入唐州。(2)今县名。在河南省南部。属驻马店市。面积 2682 平方千米。人口95.4万。辖6镇、18乡。县人民政府驻泌水镇。因位于泌水(今泌阳河)北岸得名。《太平寰宇记》唐州泌阳县:“以地有泌水经其阳,故以名之。”战国属楚。秦属南阳郡。西汉置比阳县,治今泌阳县城,属南阳郡。东汉、三国、西晋因之。北魏延兴二年(472年)改比阳县为阳平县,并置东荆州。西魏改东荆州为淮州。隋开皇初改阳平县为饶良县;五年(585年)改淮州为显州。大业二年改饶良县为比阳县,改显州为淮安郡。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显州,贞观九年(635年)改显州为唐州(治今泌阳县城),天宝初改置淮安郡,乾元初复名唐州,天祐三年(906年)唐州迁治泌阳县(今唐河县城),比阳县属唐州。蒙古至元三年(1266年)废比阳县入泌阳县(即今唐河县)。明洪武初废泌阳县入唐州,十三年(1380年)复置泌阳县,治今泌阳县城,属南阳府。清因之。1913年属豫南道,1914年属汝阳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1949年属南阳专区,1965年属驻马店专区,1969年属驻马店地区,2000年属驻马店市。地处伏牛山、桐柏山低山丘陵和南阳盆地东部岗地平原区。泌阳河、沙河分别注入汉水和淮河。建有宋家场水库和板桥水库。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小麦、玉米、大豆、油菜籽、棉花、烟叶。矿产有石油、铁、钾、萤石、大理石、水晶石等。工业有制药、化肥、酿酒、榨油、罐头、农机修配、食品加工等。明泌铁路和确内、南驻,许泌公路经此。名胜古迹有蒋庄遗址、太子岭遗址、老康庄遗址、吴王冢、焦芳坟、铜峰等。


猜你喜欢

  • 麻涌村

    即今广东东莞市西麻涌镇。明置巡司于此。

  • 楚康王墓

    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纪南城西。楚康王系楚共王之子。公元前559一前545年在位。《左传》: 襄公二十九年 (前544),“夏四月,葬楚康王,公及陈侯、郑伯、许男送葬,至于西门之外,诸侯之大夫皆至于墓”

  • 狮子山

    ①即卢龙山。在今江苏南京市北兴中门内。《方舆纪要》卷20江宁府上元县: 狮子山在 “府西北二十里,亦曰卢龙山,…… 《志》 云: 山在城西北隅,周四十二里,西临大江。明初陈友谅趣建康,太祖亲总大军驻狮

  • 华塔寺

    即广惠寺。在今河北正定县城内生民街路东。

  • 西靖边县

    即新城县。1936年西北革命根据地由原靖边县析置,治所在新城堡(今陕西靖边县西南新城)。

  • 大燕岩

    在今广西藤县西北三十里。《方舆纪要》卷108藤县:大燕岩“雄伟秀丽,下瞰长江”。

  • 亏容甸长官司

    明洪武中改铁容甸部置,属临安府。治所在亏弓村(今云南红河县东三十四里大黑公)。清嘉庆年间属石屏州。光绪二十六年(1900)分设上亏容、下亏容两司。下亏容仍治大寨,上亏容治所在其西北(今红河县东十四里牛

  • 合江镇

    ①北宋置,属宣化县。在广西邕宁县西北五十里左右二江合流处。《元丰九域志》卷9邕州:宣化县有合江镇。《宋史·蛮夷传》:皇祐五年(1053),狄青率大军攻侬智高军,“智高复趋邕州,夜焚城遁,由合江口入大理

  • 西岩

    ①在今福建宁化县东北。《方舆纪要》卷98汀州府长汀县:“西岩在县东北五十里。登石梯而上,石筍屹立如门,中可坐千人,泉石殊胜。有石室数处,皆幽异不一。其傍为东岩,亦有数石室,争奇竞秀。”②在今四川资中县

  • 丹坝长官司

    一作党坝长官司。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置,属杂谷直隶厅。治所在今四川马尔康县西南党坝乡。《清史稿·岳钟琪传》:乾隆年间,岳钟琪疏言:“党坝为大金川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