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河阳县

河阳县

①西汉置,属河内郡。治所在今河南孟县西三十五里冶戍镇。西晋末废。北魏孝昌中复置,北齐废。隋开皇十六年 (596) 复置,属怀州。移治北中府城 (今孟县南十五里)。大业初属河内郡。唐为孟州治。金大定中徒治今孟县。明洪武初省入孟州。

②西晋永嘉五年 (311) 置,为河阳郡治。治所在今云南大理市北五十六里,洱海东岸大成村。南朝宋改东河阳县。

③南朝宋侨县,属南天水侨郡。治所在今湖北宜城市境。南齐废。

④隋开皇二年 (582) 改陇城县置,属秦州。治所即今甘肃秦安县东北九十里陇城乡。大业初属天水郡。六年 (586) 复名陇城县。

⑤元至元二十六年 (1289) 降河阳州置,为澂江路治。治所在今云南澄江县西三里旧街子。明郭子章《郡县释名》: “县在抚仙湖之阳也。” 明洪武十五年(1382) 为澂江府治,治所在今澄江县东金莲山上。正德十三年 (1518) 迁治今县东南四里旧城,隆庆五年 (1571) 迁治舞凤山麓 (即今澄江县)。1913年改澂江县。


(1)古县名。(1)西汉置,治今河南省孟州市西。属河内郡。西晋废。北魏复置。北齐又废。隋开皇时复置,移治今孟州市南。金大定中因河患移治今孟州市。金、元为孟州治。明洪武初废。南临黄河,向为洛阳外围重镇。唐建中时,置河阳三城节度使于此。(2)西晋置,治今云南省大理市东南凤仪镇。属云南郡。东晋改东河阳县。(3)南朝宋置,治今湖北省宜城市境内。属襄阳郡。齐梁时废。(4)南朝齐置,治今陕西省南郑县境内。属汉中郡。后废。(5)隋开皇二年(582年)改略阳县置,治今甘肃省秦安县东北陇城镇。属天水郡。六年改陇城县。(2)古旧县名。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降河阳州置,治今云南省澄江县西北旧街子。为澂江路治。明时几次迁徙,隆庆四年(1570年)移今治。明、清为澂江府治。1913年改澂江县。


猜你喜欢

  • 壶水

    ①在今山西壶关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42壶关县: 壶水 “在县西北二里。《志》 云,水出壶关山下,流经此,又西经府北,下流入于浊漳。今涸”。②即今云南文山县盘龙河。汉代称壶水。《汉书·地理志》 都梦

  • 牛头山

    ①在今北京市密云县北境。《元史·文宗纪》:致和元年(1328),“燕帖木儿大兵继之,转战四十余里,至牛头山”,擒孛罗帖木儿、蒙古塔失等。②又名牛首山、天阙山、仙窟山。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南。《宋书·礼志》

  • 星峡达坂

    即今克什米尔北星峡尔。清宣统 《新疆图志》 卷9: 星峡达坂 “通坎巨提后部”。

  • 董市

    一名董滩口。即今湖北枝江县西十四里董市镇。《清一统志·荆州府二》: 董市 “在枝江县(今枝城市东南枝江镇) 东六十里,亦谓之董滩口”。

  • 回中宫

    秦筑,在今陕西陇县西北。《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七年(前220),“始皇巡陇西、北地,出鸡头山,过回中”。《汉书·匈奴传》:文帝十四年(前166),“匈奴单于十四万骑入朝那萧关,……烧回中宫,侯骑至

  • 高凉郡

    ①东汉建安二十五年 (220) 孙权分合浦郡置,属交州。治所在思平县 (今广东恩平市北)。辖境相当今广东阳江、阳东、阳西、阳春、恩平、高州、茂名、电白等市县地。西晋治所移在安宁县 (今广东阳江市西)。

  • 陈相屯

    即今辽宁沈阳市南陈相屯镇。民国徐曦《东三省纪略》卷8南满铁路各线车站道里表:安奉线“陈相屯驿距抚安驿十一里四”。

  • 延寿郡

    西魏置,治所即今陕西渭南市北下吉镇。隋开皇初废。西魏置,治今陕西省渭南市北下吉镇。属雍州。辖境约当今陕西省渭南市北部。隋开皇初废。

  • 库结沙

    即今内蒙古杭锦旗西北库布齐沙漠。《新唐书·地理志》 所载边州入四夷道里中的夏州北道,“又经步拙泉故城,八十八里渡乌那水,经胡洛盐池、纥伏干泉,四十八里度库结沙,一曰普纳沙”。又名普纳沙、破讷沙(《全唐

  • 伊阙

    一名龙门。即春秋之阙塞。在今河南洛阳市南二十五里龙门山。《史记·秦本纪》:昭襄王十四年(前293),“左更白起攻韩、魏于伊阙”。《水经·伊水注》:“伊水又北入伊阙,昔大禹疏以通水,两山相对望之如阙,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