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河南郡

河南郡

①汉高帝二年 (前205) 改河南国置,治所在洛阳县 (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辖境相当今河南原阳、中牟二县以西,孟津、伊川二县以东,孟津至荥阳段黄河以南,汝阳、临汝、新密、新郑等县市以北地。东汉、三国魏、西晋、北魏建都于洛阳,置尹。东魏天平初,移治宜迁县 (北周改为河南县,在今洛阳市西)。隋初废。大业三年 (607) 改豫州为河南郡,治所在河南县 (今洛阳市)。唐初改为洛州。

②东晋侨置,属雍州。寄治襄阳 (今湖北襄樊市汉水南襄阳城)。西魏时治所在安养县 (今湖北襄樊市樊城北)。隋开皇初废。

③南朝宋侨置,治所在河南侨县 (今河南新野县东北)。北魏废。

④西魏大统中侨置,治所在大坞城 (今河南渑池县北十五里)。其后治所迁徙频繁。北周大象中废。


(1)汉王二年(前205年)改秦三川郡置,治雒阳县(今河南洛阳市东北)。为司州治。辖境相当今河南省黄河以南洛水、伊水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以北原阳县。其后渐小。东汉建武十五年(39年)改河南尹。西晋仍为河南郡。北魏太和中又改河南尹。东魏、北齐、北周皆为河南郡,属洛州。隋开皇初废。大业时又曾改豫州为河南郡。唐武德四年(621年)改为洛州。(2)东晋侨置,治襄阳县(今湖北襄樊市)。隋开皇初废。(3)南朝宋侨置,治河南县(今河南新野县北)。北魏废。


猜你喜欢

  • 关春岭

    在今广东乐昌县西北。《方舆纪要》卷102乳源县:关春岭“在县西二百二十里。路通宜章,即古入京之道”。《清一统志·韶州府》:关春岭“俗名官村岭。东通官埠,北通宜章。左有梅花峒”。

  • 凤栖堡

    即今陕西洛川县治。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洛川县迁治于此。

  • 王盘

    即今河北清苑县(南大冉)南王盘镇。明万历《保定府志》卷2清苑县图:南有王盘。

  • 连山郡

    唐天宝元年(742)改连州置,治所在桂阳县(今广东连州市)。辖境相当今广东连州市、阳山县及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连南瑶族自治县地。乾元元年(758)复改连州。唐天宝元年(742年)改连州置,治桂阳县(今

  • 麦市

    即今湖北通城县东南三十四里麦市镇。清光绪《湖北全省分图》:通城县东南有麦市。

  • 郝遮镇

    唐置,在今新疆木垒哈萨克自治县西北。《元和志》 卷40庭州: 郝遮镇 “在蒲类 (县) 东北四十里。当回鹘路”。《新唐书·地理志》 后庭县: “有蒲类、郝遮、咸泉三镇。”

  • 塔拉噶尔

    在今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市塔尔加尔。清乾隆 《西域图志》 卷13伊犁西路: 塔拉噶尔 “在伊犁郭勒南,阿里玛图东四十里,逾一支河至其地。地有三泉”。

  • 浮图关

    亦作浮屠关、佛图关。即今四川重庆市渝中区西佛图关。因上有石佛像,故名。为重庆市西重要关隘。《元史·李进传》: 己未年 (1259) 八月,与宋军 “又战浮图关”。即此。

  • 洞过水

    又名洞涡水。俗名小河。在今山西太原市东南。《水经· 洞过水》: “洞过水出沾县北山,西过榆次县南,又西到晋阳县南,西入于汾,出晋水下口者也。” 郦道元注: “刘琨之为并州也,刘曜引兵邀击之,合战于洞过

  • 回銮镇

    北宋置,属洪雅县。在今四川洪雅县东南四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