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河中府

河中府

①唐开元八年 (720) 升蒲州置,治所在河东县 (今山西永济市西南二十四里蒲州镇)。同年改蒲州。乾元三年 (760) 复置河中府。辖境相当今山西西南部龙门山以南,稷山、芮城县及运城市以西,陕西大荔县东南部地。其后屡有减缩。明洪武二年 (1369) 改蒲州。

②西辽置,在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元 《长春真人西游记》 卷上: “邪米思干大城,大石有国时,名为河中府。” 元耶律楚材 《西游录》: “寻思干者西人云肥也,以地土肥饶故名之。西辽名是城曰河中府,以濒河故也。”


(1)唐开元八年(720年)升蒲州置,治河东县(今山西永济市西南蒲州镇)。以地处黄河中游,故名。同年复改蒲州。天宝元年(742年)改河东郡,乾元元年(758年)复改蒲州。三年又为河中府。辖境约当今山西省西南部龙门山以南,稷山、运城、芮城等县市以西及陕西省大荔县东南部等地。其后屡有缩小。唐属河东道,北宋属永兴军路,金属河东南路,元属晋宁路。明洪武二年(1369年)复降为蒲州。扼晋、陕交通咽喉,唐代宗时为平定仆固怀恩叛乱,以郭子仪领节度使守此。府城东有普救寺,为《西厢记》中普救寺所本。府城西有鹳鹊楼,唐王之涣有《登鹳鹊楼》诗。(2)又称寻斯干。西辽置,治寻斯干,即今乌兹别克斯坦萨马尔罕。


猜你喜欢

  • 安西城

    ①唐南诏置,属镇西节度。在今缅甸克钦邦孟拱河西岸的孟拱。为从南诏通天竺正西一道的重要城邑。唐樊绰《蛮书》卷6:“从上郎坪北里眉罗苴盐井又至安西城,直北至小婆罗门国。”南诏后期属丽水节度。②即安西都护府

  • 马场驿

    清置,即今贵州福泉县南二十里马场坪镇。

  • 上宫台

    在今河南浚县西。《诗经·鄘风·桑中》:“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唐杜佑《通典·州郡典》:卫县有“上宫台”。《寰宇记》卷56卫县:“南临淇水,有上宫台。”

  • 拉林山

    即今黑龙江省五常县东南、吉林敦化市北之张广才岭。《清一统志 · 吉林》: 拉林山 “在城东北二百四十五里。周二十里。拉林河发源于此”。

  • 西路右翼前旗

    即蒙古扎萨克图汗部右翼前旗。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戈壁阿尔泰省额尔德讷。

  • 涌 (湧) 泉村

    即今山东潍坊市东涌泉乡。1945—1950年为潍南县治。

  • 鲁家汇 (匯)

    即今上海市闵行区东南三十六里鲁汇镇。清光绪 《南汇县志》 卷1: 鲁家汇 “明举人鲁道昆居此,闸港至此稍折而南”。故有鲁家汇之名。

  • 李详砦

    北宋置,属信安军。在今河北霸州市东一百十里。

  • 伊尔库鲁噶珊

    又作依勒枯鲁。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东岸耶拉布加地方。明为亦儿古里卫,清初属宁古塔将军。康熙《皇舆全览图》:黑龙江下游东岸有“衣勒枯鲁噶山”。后属三姓副都统。光绪《吉林通志》卷17:混

  • 万寿桥

    即今福建福州市区八一七南路与中洲间的解放大桥。始建于元大德七年,至治二年(1322)落成。《方舆纪要》卷96福州府:万寿桥“在府南,跨南台江上,长三百余丈,石梁水门三十有九。元大德七年建。明成化后屡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