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沈丘县

沈丘县

①隋末置,属邥州。治所即今安徽临泉县。唐初属颍州,后省入汝阴县。神龙二年(706)复置,仍属颍州。北宋政和四年(1114)属顺昌府。金仍属颍州。蒙古至元二年(1265)废。寻复置。明洪武初废。

②明弘治十年(1497)以乳香台巡检司置,属陈州。治所在今河南沈丘县东南五十四里老城镇。清属陈州府。民国初属河南开封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1950年徙治今沈丘县(槐店)。


(1)古县名。唐神龙二年(706年)置,治今安徽省临泉县。属颍州。蒙古至元二年(1265年)废,后复置。明洪武初又废,弘治十年(1497年)复置,移治今河南省沈丘县东南旧沈丘。(2)今县名。在河南省东部,东、南与安徽省交界。属周口市。面积 1007 平方千米。人口122.6万。辖10镇、11乡。县人民政府驻槐店回族镇。春秋为项国。秦置项县,治今沈丘县城,属陈郡。西汉置汝南郡。三国魏、西晋因之。东魏天平二年(535年)改项县为秣陵县。隋开皇三年(583年)改秣陵县为项城县。唐属陈州。蒙古至元初项城县废入商水县,寻复置。明宣德三年(1428年)黄河泛滥,项城县迁治殄寇镇(今项城市区南老城)。弘治十年(1497年)侨置沈丘县(故址在今安徽临泉县,秦为寝县,唐改沈丘县),治乳香台(今沈丘县城东南老城),因此地春秋时为楚之寝(一作“”)丘邑地,故名。《太平寰宇记》颍州沈丘县:“沈丘在县南一百步,春秋或作寝丘,因丘立县。”属陈州。清属陈州府。1913年属豫东道,1914年属开封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1949年属淮阳专区。1950年县人民政府由老城迁至槐店(即今沈丘县城)。1953年属商丘专区,1958年属开封专区,1961年属商丘专区,1965年属周口专区,1969年属周口地区,2000年属周口市。地处黄淮平原,地势平坦,沙颍河、泉河流经境内。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有小麦、玉米、棉花、大豆、芝麻等。工业有食品、机械、纺织、建材、印刷、酿酒、皮鞋等。漯阜铁路和洛界、商临公路经此。名胜古迹有冢子湖、青堌堆遗址、贾逵墓、侯三冢、姬缭冢、乳香台等。


猜你喜欢

  • 胜利县

    1932年1月中央革命根据地由雩都、兴国两县析置,驻上宝排村 (在今江西于都县东北)。为庆祝红军攻克雩都县东北境上宝土围的重大胜利而命名。后迁治银坑 (今江西于都县东北银坑镇)。1935年2月废。旧县

  • 九门郡

    隋义宁元年(617)置,治九门县(今河北藁城县西北二十五里九门回族乡)。领九门、信义、新市三县。辖境相当今河北藁城市西北境一带。唐武德元年(618)改名观州。隋义宁元年(617年)置,治九门县(今河北

  • 清泰里

    在今福建德化县东北五十里。元置清泰里巡司于此。明洪武二十年 (1387) 废。在今福建省德化县东北。元时置巡检司于此。

  • 严千户屯站

    清置,即今辽宁法库县西南登仕堡子镇东严千户。《清一统志·奉天府二》:“奉天北至蒙古站道,七十里至严千户屯站。”即此。

  • 河池驿

    在今湖南汉寿县北。《方舆纪要》 卷80龙阳县: “河池驿在县北一里。”

  • 河溪堡

    即今湖南吉首市东南二十五里河溪镇。为沱江、高岩河二水会合之口。明属卢溪县,置河溪巡司。清属乾州厅。《清一统志·乾州厅》: 河溪巡司“嘉庆五年兼设都司驻此”。

  • 乐山

    ①在今河南确山县西北四十四里。《魏书·地形志》:新怀县“有乐山”。《清一统志·汝宁府一》:乐山“在确山县西北四十里。旧曰朗山,隋以此名县。宋时避讳改今名。山麓有李塑营垒遗迹。《府志》:山顶有浩月池,及

  • 河北山

    今内蒙古狼山与阴山之合称。《资治通鉴》: 南朝陈太建十四年 (隋开皇二年,582),“隋大将军韩僧寿破突厥于鸡头山,上柱国李充破突厥于河北山”。古山名。即今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狼山和阴山的合称。东西走向。

  • 真龙县

    隋大业元年 (605) 置,属农州。治所在今越南平治天省境。三年 (607)属海阴郡。后废。

  • 石固山

    在今安徽来安县北三十五里。《舆地纪胜》卷42滁州:石固山“在清流县北三十五里。群山连亘,惟此独高。绍兴辛已, 居民避敌,其上垒石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