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银山
①在今贵州江口县西南,接石阡、岑巩县界。明时为山苗所居,万历三十四年(1606)陈璘率军攻此。
②在今陕西旬阳县东北一百四十里。《清一统志·兴安府一》:水银山“南临蜀河,北连鹘岭,有硃砂水银洞三处”。
古山名。在今贵州省江口县西南,接石阡、岑巩两县界。明时为山苗所居,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陈璘率军攻此。
①在今贵州江口县西南,接石阡、岑巩县界。明时为山苗所居,万历三十四年(1606)陈璘率军攻此。
②在今陕西旬阳县东北一百四十里。《清一统志·兴安府一》:水银山“南临蜀河,北连鹘岭,有硃砂水银洞三处”。
古山名。在今贵州省江口县西南,接石阡、岑巩两县界。明时为山苗所居,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陈璘率军攻此。
清建。为柳条边门之一。在今辽宁本溪满族自治县东南碱厂镇。《清 一统志·兴京》:硷厂边门 “在城南一百四十里。南至岫岩厅所辖凤凰城边界三十里”。
即今陕西蓝田县东北厚镇乡。清 《蓝田县志》 卷1有厚子镇。集镇名。在陕西省蓝田县东北部、横岭东麓,蓝田县与渭南市交界处。厚镇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2350。宋设堠子镇,宋《长安志》载“以南山多虎故立斥
明置,即今辽宁沈阳市西四十里沙岭镇。乾隆《钦定盛京通志》卷29承德县:沙岭堡在“城西四十里……即明之沙岭墩”。
在今河南夏邑县西北四十二里牛王堌村。《寰宇记》卷12下邑县:牛戍驿“在县西北五十里。隋大业元年废。本梁孝王牧牛戍也”。
①在今河北故城县北。《方舆纪要》卷13故城县:沙溪“一名南河。自(山东)武城县界流入,汇于县西之龙潭,又东北至(景)州境,注于千顷洼。春至则涸”。②闽江南源。在今福建省中部。上游九龙溪出武夷山,东流至
在今广东新会市东南古井镇北长沙村。《方舆纪要》卷101广州府新会县:沙村镇“在县南长沙村,有沙村巡司。《志》云,旧置司于长珠大神冈,洪武三年改置于此”。在江西省泰和县东南部。面积81平方千米。人口1.
即今江苏丹阳市东三十里访仙镇。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丹阳县:“访仙桥镇在城东三十里。”有巡司。民国《江苏六十一县志》:丹阳县东有“访仙桥镇”,“访仙桥距治三十里,跨包港之曲,旧有巡检驻之”。
北宋置,属西安州绥戎堡。在今宁夏海原县东北。后废。
在今辽宁辽阳市白塔公园处。金世宗之母贞懿皇太后曾在此出家为尼。后改建为垂庆寺。明、清时称广佑寺。又称白塔寺。
秦置,属薛郡。治所在今山东兖州市东北五里。西汉属山阳郡。元朔三年 (前126) 封鲁恭王子政为侯国,后改为县。西晋省入南平阳县。隋开皇十三年 (593) 复置,移今兖州市,为兖州治。大业初为鲁郡治。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