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武龙县

武龙县

①唐武德元年 (618) 置,属涪州。治所在今四川武隆县西北土坎镇 (旧武隆司) 西五龙村。《寰宇记》 卷120武龙县: “以邑界武龙山为名。” 北宋宣和元年 (1119) 改为枳县。南宋绍兴元年(1131) 复为武龙县。明洪武十年 (1377) 废入彭水县,十三年 (1380) 复置,改为武隆县。五龙村有古城遗址。

②唐贞观元年 (627) 置,属晏州。治所在今广西荔浦县西。贞观十二年 (638) 废。

③唐开元中置,属田州。治所在今广西百色市东。北宋改为武笼羁縻州。


古县名。(1)唐武德元年(618年)析涪陵县置,治今重庆市武隆县西北土坎。“以邑界武龙山为名”(《太平寰宇记》)。属涪州。北宋宣和元年(1119年)改枳县。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复旧名。明洪武十年(1377年)并入彭水县十三年复置,改名武隆县。(2)唐贞观元年(627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荔浦县西。属晏州。贞观十二年废入建陵县。(3)唐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东、田阳县西北。属田州。北宋时改置为武笼羁縻州。


猜你喜欢

  • 必里罕城

    即班勒纥城。今阿富汗北境巴尔赫。《元史·速不台传》:“壬午,帝征回回国,其主灭里委国而去。……复命(速不台与只别)统兵万人由不罕川必里罕城追之。”

  • 孙官堡

    在今贵州省贵阳市西北。明天启间,水西土司安邦彦败官兵,劫孙官堡,即此。

  • 起州

    唐武德元年 (618) 置,治所在巨鹿县 (今河北巨鹿县北夏旧城)。辖境相当今河北巨鹿县地。武德四年 (621) 废。

  • 益水

    ①即今湖南益阳市南资水。《汉书·地理志》 长沙国益阳县注: “应劭曰: 在益水之阳。” 《水经·资水注》: “茱萸江又东径益阳县北,又谓之资水。应劭曰: 县在益水之阳。今无益水,亦或资水之殊目矣。”②

  • 花田

    即素馨斜。又名内人斜。在今广东广州市西南花地。清屈大均《广东新语》卷19:素馨斜“又名曰花田。方信儒诗:千年艳骨掩尘沙,尚有余香入野花;何似原头美人草,风前犹作舞腰斜”。

  • 挖黑司

    即今四川马边彝族自治县西南挖黑河南岸瓦侯库乡。清为挖黑土百户。

  • 九离

    又作九稚。即今马来西亚马来半岛东岸之朱盖。唐杜佑《通典》卷188“边斗”条:拘利国“一云九离”。

  • 赶牛河

    在今江苏沛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29徐州沛县: “赶牛沟亦在县东北。出滕县五花泉,至县界三河口,与沙、薛二河合。明嘉靖中,开新河,遏之西,合鲇鱼泉,注于新河。”

  • 天彭阙

    ①在今四川都江堰市西北。西晋左思《蜀都赋》:“出彭门之阙。”刘逵注:“岷山都安县,有两山相对立如阙,号曰彭门。扬雄《蜀都赋》曰:‘彭门鸿屼。’”《元和志》卷31导江县:“灌口山西岭有天彭阙,亦曰天彭门

  • 射阳

    一名谢阳。在今河南南阳县东南。《后汉书·樊重传》: 建武十三年 (37),“封弟丹为射阳侯”。李贤注: “在射水之阳。《水经注》 曰: ‘沘水西南流,射水注之,水出射城北。建武十三年,封樊重少子丹为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