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都思
亦作身毒、欣都、印毒、印都信度、胫笃。即今印度。《元朝秘史》 卷13: “初命巴剌追回回王扎剌 (勒) 丁并蔑力克王,追过申河,直至欣都思种地面。根寻不见回来,却将欣都思边城百姓的驼羊都虏了。”
亦作身毒、欣都、印毒、印都信度、胫笃。即今印度。《元朝秘史》 卷13: “初命巴剌追回回王扎剌 (勒) 丁并蔑力克王,追过申河,直至欣都思种地面。根寻不见回来,却将欣都思边城百姓的驼羊都虏了。”
即今新疆哈密市东二百里沁城乡。清宣统《新疆图志》卷80哈密厅:沁城,“蒙语呼塔勒纳沁,言旷野有鸦,或云果子沟也。回语呼塔什伯拉克。塔什,石也,伯拉克,庙也。雍正初大将军岳钟琪始议屯垦于此。今驻守备,耕
即今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境内之乌拉尔河,注入里海。《元朝秘史》卷11:“再命速别额台勇士征迤北康邻等十一部落,渡亦的勒、扎牙黑二水。”
元至元十三年 (1276) 置,属云南行省。治所在今云南保山市西南怒江坝。辖境约当今云南保山市怒江以西及龙陵县。明洪武十五年 (1382) 改府,后废。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置,治今云南省保山市西
亦作乌丽、乌里。当今越南岘港南之广治至平治天省南部顺化、广治一带。《宋史·占城传》:“占城国在中国之西南。……北曰乌里州。”
即今山东单县西南郭村镇。清光绪《山东通志》 卷2 《舆图志》: 单县西南有郭村集镇。
在今越南海防市北。《新五代史·南汉世家·刘䶮》:大有十年(937),“交州牙将皎公羡杀杨廷艺自立,廷艺故将吴权攻交州,公羡来乞师。䶮封洪操交王,出兵白藤以攻之。߄
在今山西大同市西北六十里破鲁堡村。《清一统志·朔平府》: 破鲁堡 “在左云县东六十里,明嘉靖二十二年筑,周三里有奇”。
在今河北元氏县西旷村乡铁里门。《方舆纪要》卷14元氏县:苇箔岭口在“县西八十里,北至故关亦八十里。正统四年设,嘉靖二十年增官兵于此”。民国《元氏县志》:苇箔岭口“在北旷村正西,俗呼铁里门”。
即正洲隘。在今四川筠连县东南镇舟镇(正州场)。清同治 《高县志》 卷6: 哨楼山“在正州。突兀高朗,登临四顾,群山在目。曩时镇雄夷猓相侵,居民于此建楼探哨,故名”。
在今山东日照市东。《宋史·李宝传》:南宋乾道初,“至胶西石臼岛,敌舟已出海口, 泊唐岛,相距仅一山。时北风盛,宝祷于石臼神”。即此。古岛屿名。在今山东省日照市东南海中。《宋史·李宝传》:南宋绍兴末,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