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棘梁山

棘梁山

即今山东东平县西北六十六里司里山。《方舆纪要》 卷33东平州: 棘梁山 “顶有崖,东西判为二,其上架石为桥,可通往来,名曰天桥”。


在山东省东平县西部。宋以来历代在此设巡检司,又名司里山。海拔105米。东临东平湖。传为《水浒》故事中晁盖起义初期的根据地,与梁山南北遥望。山上有聚义厅、演武场、旗杆石等遗迹。登山惟西南崎岖小路,原有石磴49级,称“云梯”。路北凿石为仙人洞,传为黑旋风李逵把关哨所。山顶千佛崖镌坐佛像,高12米,两旁各有一僧侍立。崖两侧佛像近500尊,大小不同,姿态各异,多为唐宋石刻,间有明清雕刻,山东侧有北宋摩崖篆刻佛经,字迹可辨。


猜你喜欢

  • 土城

    在今北京城德胜门北。《方舆纪要》卷11顺天府:“土城在府西北八里。唐时戍军顿舍处也。或曰元置。正统十四年,也先奉上皇车驾登土城,诏廷臣王复等出谒,即此矣。”(1)古地名。在今北京市西北。明正统十四年(

  • 焦源山

    在今福建建阳市北三十里。《清一统志·建宁府》: 焦源山 “岌峭拔, 登者曲折五里始达其巅。《事林广记》 以为第三十一福地”。

  • 井陉支线

    自河北微水(今井陉县)西北至井陉煤矿。长11.8公里。为正太铁路支线。1936年动工修筑, 次年建成。

  • 灵泉宫

    北魏离宫。在今山西大同市城北五十里方山脚下。《魏书·高祖纪》 载:太和三年(479)六月,“起文石室、灵泉殿于方山”。灵泉殿旁依灵泉池,后筑墙垣,成为灵泉宫。

  • 七防关

    在今甘肃康县东北云台镇(白马关)东五里。明属阶州,设巡司于此。

  • 祁连郡

    十六国前凉置,治所在今甘肃民乐县(红水堡)南三十里。辖境相当今甘肃民乐县和青海祁连县。北魏废。十六国前凉置,治今甘肃省张掖市南。辖境约相当今甘肃省张掖、祁连等市县。北魏废。

  • 曹武市

    即今湖北京山县东曹武镇。《舆地纪胜》卷84郢州: 曹武市 “在京山县东四十五里。旧传魏武征孙权过此”。

  • 景德镇

    ①北宋真宗景德中置,属浮梁县。即今江西景德镇市。为中国古代陶瓷业中心之一。素有 “瓷都” 之称。《方舆纪要》 卷85浮梁县: 景德镇 “水土宜陶。宋景德中置镇于此,因以景德为名”。旧与佛山、汉口、朱仙

  • 栖里

    即今浙江余杭市西北塘栖镇。《浙江省立图书馆馆刊》 3卷3期 《馆藏善本书题识》 有 《栖里景物略》。夏定域云: “栖里即唐栖,杭州附郭之大镇也。”

  • 溱水河

    即今河南确山县及汝南县境之溱头河。《水经·汝水注》: “溱水出浮石岭北青衣山,亦谓之青衣水也。”故道自今河南确山县西,东南流经县南,东北流至汝南县南入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