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村集
即今山东高唐县北二十四里梁村镇。为往来孔道,商业颇盛。清光绪 《山东通志》 卷2 《舆图志》: 高唐县北有梁村集。
即今山东高唐县北二十四里梁村镇。为往来孔道,商业颇盛。清光绪 《山东通志》 卷2 《舆图志》: 高唐县北有梁村集。
1914年改新平县置,属新疆阿克苏道。治所在孔雀河 (即今新疆尉犁县)。1920年改属焉耆道。1930年属焉耆行政区。后直属新疆省。(尉yù)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部,南依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属巴音郭楞
在今四川峨眉山市东南四十里。《旧唐书·地理志》: 绥山县 “隋招致生僚,于荣乐城置绥山县,取旁山名也”。
①即黄崖峪关。在今天津市蓟县北四十里。②北宋置,属茂州。在今四川茂县西北十五里。《元丰九域志》 卷7茂州: “西北至黄崖关一十五里。”在天津市蓟县城北30千米。为长城著名关隘。两侧长城始建于隋代。关城
明洪武元年(1368) 改柳州路置,属广西行中书省。治所在马平县 (今广西柳州市)。九年(1376) 属广西布政使司。辖境相当今广西洛清河、大瑶山以西,大明山以北,罗城、宾阳以东地区。1913年废。明
即今浙江嘉善县治西北三十四里陶庄镇。《方舆纪要》 卷91: 陶庄 “本名柳溪。宋绍兴中易今名,因陶姓者居此也”。元、明置巡司于此,后废。(1)在江苏省兴化市东部,梓辛河、幸福河两岸。面积69平方千米。
即今湖南祁阳县西北四十六里文明镇。清《乾隆内府舆图》:祁阳县西北有文明铺。光绪《湖南通志》卷1祁阳县图作文明市。
亦曰上浮桥。在今江苏南京市南镇淮桥东北,秦淮河上。《方舆纪要》 卷20江宁府江宁县: 武定桥 “宋淳熙中建,名曰嘉瑞浮桥。景定二年更名,亦曰上浮桥,时以长乐桥为下浮桥也”。
北宋熙宁六年(1073)改婆娑砦置,属江安县。在今四川长宁县(旧安宁镇,今长宁镇)。大观四年(1110)废。政和六年(1116)复置,属长宁军。南宋嘉定四年(1211)改置安宁县。
秦置,属会稽郡。治所即今江苏丹阳市。《元和志》卷25润州丹阳县:“秦时望气者云有王气,故凿之以败其势,截其直道,使之阿曲,故曰曲阿。”东汉属吴郡。三国吴嘉禾三年(234)改为云阳县。西晋太康二年(28
一作閺山。 在今河南灵宝市西。 《明一统志》卷29河南府: 阌山 “在阌乡县西南六十里。县以是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