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洞
①在今湖南永顺县境。《宋史·郭逵传》作桃花州。《方舆纪要》 卷77慈利县: “桃花洞在县西三百里。宋熙宁中,蛮彭士义反,澧州守郭逵破之于桃花洞,即此。”
②即今湖南吉首市西堂乐洞。《清一统志·乾州直隶厅》: 桃花洞 “在厅西北十五里。有石室。洞口桃花甚盛”。
③在今四川长寿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69长寿县: 桃花溪上有桃花洞。清嘉庆 《四川通志》 卷11长寿县: 桃花溪,“ 《府志》: 溪源出老龙洞,南流三十里至桃花洞,又五里过新桥入江”。
①在今湖南永顺县境。《宋史·郭逵传》作桃花州。《方舆纪要》 卷77慈利县: “桃花洞在县西三百里。宋熙宁中,蛮彭士义反,澧州守郭逵破之于桃花洞,即此。”
②即今湖南吉首市西堂乐洞。《清一统志·乾州直隶厅》: 桃花洞 “在厅西北十五里。有石室。洞口桃花甚盛”。
③在今四川长寿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69长寿县: 桃花溪上有桃花洞。清嘉庆 《四川通志》 卷11长寿县: 桃花溪,“ 《府志》: 溪源出老龙洞,南流三十里至桃花洞,又五里过新桥入江”。
即今山西临县西北兔坂镇。《清一统志·汾州府》 “三交镇” 条下: 兔儿坂镇 “在 (临)县西八十里”。
在今台湾省高雄县西北,月世界北侧。为古亭坑断层线上泥火山之一。清康熙间蒋毓英《台湾府志》卷2:大滚水山“此山甚高,将雨之候,山顶上能滚出海泥盐水,故名曰大滚水山”。
指今辽宁南部长山群岛北部诸岛。包括长海县大小长山岛、广鹿岛等。以与外长山列岛相对,故名里长山岛。民国徐曦《东三省纪略》卷4:“里长山列岛,为三大岛与数小岛之总称。”
明洪武九年 (1376) 置,属山东都司。治所在今山东蓬莱市。《方舆纪要》 卷36登州府: 登州卫在 “治府城内。……领左、右、中、前、后、中左、中右七千户所”。
明置,属金州卫。即今辽宁大连市东北石河满族镇。明《辽东志》卷2:石河驿在“(复州)卫南一百二十里”。清废。
明洪武二十三年 (1390) 置,属山西潞安卫。治所在今河北磁县。后废。
即可汗浮图城。在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北二十五里破城子。《旧唐书· 地理志》 北庭都护府:“贞观十四年,侯君集讨高昌,西突厥屯兵于浮图城,与高昌相响应。”即“可汗浮图城”。
在今贵州毕节市北。《清一统志·大定府》:北镇关“在毕节县北二里北镇山下”。
即今北京市大兴县 (黄村) 南四十六里榆垡镇。元天历元年 (1328) 于此建关帝庙一座。明万历间属宛平县。清为宛平八镇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属大兴县。
在今安徽临泉县南九十里艾亭镇。《魏书·地形志》:颍州财丘、梁兴二郡梁兴县“有艾亭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