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柏孜克里克千佛洞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

在今新疆吐鲁番市东北一百余里。“柏孜克里克”,维吾尔语意为雕刻图案装饰的房屋。创建于南北朝末期,迄于元代。现存八十三窟。其特点为有些窟采取了开凿石崖与土坯砌建并用的建筑形式。以横顶直洞为主,亦有中柱式洞、方形双套洞和圆顶方形洞。壁画大部分残缺,残存部分内容有西方净土变 (极乐世界)、文殊等,颜色鲜艳。第39号窟中的各国王子举哀图,具有西域各种不同民族的特征。在其他窟也可以看到回鹘和蒙古供养人的形象。在壁画上的佛像、僧侣和供养人像旁,大多有用汉文、回鹘文双行并写的榜书,可以看出高昌回鹘时期回鹘民族与汉族兄弟民族间的亲密关系。是古代高昌地区保存最好、内容最丰富的一处洞窟。1982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吐鲁番市东北约50余千米处。著名石窟之一。现存77窟。有些窟采取了开凿石崖与土坯砌建并用的建筑形式,为银山以西各窟所未见。以横顶直洞为主,亦有中柱式洞、方形双套洞和圆顶方形洞。壁画大部分残毁,残存部分内容有西方净土变(极乐世界)、文殊等,颜色仍鲜艳如新。第39号窟中的各国王子举哀图,从头饰和面容可看出他们具有西域各种不同民族的特征。在第37号窟的北墙上绘有菩萨的立像,穿大红衣服,佩绿色璎珞,显然是西域人的装束。在其他窟也可看到回鹘和蒙古供养人的形象。壁画上的佛像、僧侣和供养人像旁,大多有用汉文、回鹘文双行并写的榜书。洞窟创建于南北朝末期,迄于元代,是古代高昌地区保存最好、内容最丰富的一处石窟。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


猜你喜欢

  • 大姚县

    元至元十一年(1274)置,属姚州。治所在大姚堡(今云南大姚县)。明属姚安府。清属楚雄府。民国初属云南腾越道。1929年的直属云南省。在云南省北部偏西。属楚雄彝族自治州。面积 4146 平方千米。人口

  • 青蓝头

    在今海南省文昌县东北七十里。明洪武中置巡司于此。在今海南省文昌市东北。明洪武中置巡检司于此,属文昌县。

  • 奇台 (臺) 堡

    清乾隆二十四年 (1759) 筑,在今新疆奇台县东南老奇台镇。四十年 (1775) 筑靖远城。四十一年 (1776) 置奇台县。

  • 泽溪

    在今贵州贵阳市西三里。《方舆纪要》 卷121贵阳府: 泽溪 “一作宅溪,有广济桥跨其上。天启初,王三善援会城,营于南门外坡上,又移宅溪,安邦彦远遁陆广河外”。

  • 缑氏镇

    北宋熙宁八年 (1075) 废县为镇,属偃师县。即今河南偃师市南三十四里缑氏镇。在河南省偃师市中东部。面积80平方千米。人口6.3万。镇人民政府驻缑氏,人口6920。传周灵王之妻缑氏生于此,故名。秦置

  • 高桥镇

    ①又名东皋。即今上海市奉贤县东三十二里高桥。清光绪 《江苏全省舆图》 奉贤县: “高桥在城 (今奉城镇) 西北隅三里。”②即今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镇西北四十里高桥镇。清同治 《上海县志》 卷1: 高桥镇

  • 都安县

    ①三国蜀汉置,属汶山郡。治所在今四川都江堰市东南二十里导江铺。《晋书· 李特载记》: 惠帝年间,“ (罗) 尚频为特所败,乃阻长围,缘水作营,自都安至犍为七百里,与特相距”。南朝宋为汶山郡治。北周天和

  • 古书县

    唐贞观十二年(638)置,属古州。治所在今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境。后废。

  • 田头寨

    在今海南省儋州市西北。《清一统志·琼州府二》 “归姜寨”条下:田头寨“在州(治今中和镇)西南四十里。亦宏治中置”。

  • 大定堡

    明置,属广宁后屯卫。即今辽宁义县西南四十里大定堡满族乡。明《辽东志》卷3:大定堡“官军三百五十一员名。堡东刘温屯可屯兵,十方寺可按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