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林东县

林东县

1932年改林东设治局置,属热河省。治所即今内蒙古巴林左旗驻地林东镇。伪满时属兴安西省。1934年改为巴林左旗。


旧县名。1932年由林东设治局升县,治贝子庙(今内蒙古巴林左旗西南)。1933年撤销,并入巴林左旗。


猜你喜欢

  • 黄圃镇

    ①在今江西宜春市西北黄圃山南麓。《清一统志 · 袁州府》: 黄圃镇巡司 “在宜春县西一百里。明洪武初置巡司,今因之”。镇南有太平关。②即今广东乐昌市西北罗圃镇。洪武初置巡司于此。清顺治十四年 (165

  • 岫岩厅

    清乾隆三十七年 (1772) 置,属奉天府。治所在今辽宁岫岩满族自治县。辖境相当今辽宁岫岩满族自治县、庄河市及盖州市、海城市、凤城市部分地。光绪二年 (1876) 改为岫岩州。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

  • 武平千户所

    明洪武二十四年 (1391) 置,属福建行都司。治所在今福建武平县西南武平。清顺治十二年 (1656) 废。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置,治今福建省武平县西南武溪。属汀州卫。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

  • 石印山

    在今安徽东至县北尧渡河岸。《寰宇记》卷105建德县:“印石在县西北五里历水岸。石壁峻拔。旧传许旌阳逐蛟至此,岸崩。其石崩处,屹然成壁,印石而去。其石印篆文,圆若马蹄迹。”《方舆纪要》卷27建德县:石印

  • 和仁城

    在今四川简阳市西南。《旧唐书·地理志》 贵平县: “旧治和仁城,开元十四年移治禄川也。”

  • 海陵寨

    在今广东阳江市南海陵岛海陵镇西。《宋史·地理志》 南恩州阳江县: “有海口、海陵、博腊、遂训等四砦。”北宋属阳江县,在今广东省阳江市南海陵岛上。

  • 匈奴堡

    在今山西临汾市西南七十里。《晋书·姚泓载记》:“并州、定阳、贰城胡数万落叛泓,入于平阳,攻立义姚成都于匈奴堡。”《资治通鉴》东晋义熙十二年(416)胡三省注:“此匈奴种落相率保聚之地,因以为名。”《方

  • 姜维岭

    即沈岭。在今陕西周至县南。《元和志》卷2盩厔县: 姜维岭 “本名沈岭,在县南五十里。蜀后主延熙二十年,大将军姜维率众出骆谷,经沈岭”。即此。

  • 昌都县

    1913年改昌都府置,属四川省。治所即今西藏昌都县。后属西康省。西藏地方政府设昌都宗。在西藏自治区东部、横断山区,北接青海省。属昌都地区。面积1.1万平方千米。人口8.9万。辖3镇、12乡。县人民政府

  • 草堰口

    即今江苏建湖县东北草堰口镇。清属阜宁县,有巡司驻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