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闸镇
在今江苏淮安市西北十一里板闸镇。明永乐十四年 (1416) 平江伯陈瑄建木闸于此。次年乃甃以石。乡人至今呼为板桥。清于此置板闸镇。有巡司驻守。
在今江苏淮安市西北十一里板闸镇。明永乐十四年 (1416) 平江伯陈瑄建木闸于此。次年乃甃以石。乡人至今呼为板桥。清于此置板闸镇。有巡司驻守。
即今辽宁普兰店市东之沙河。《方舆纪要》卷37金州卫:东沙河“在卫东百里,下流入海”。
在今广西桂平县北。《方舆纪要》 卷108桂平县: 高振岭 “在府北百余里。成化二年,韩雍讨大藤峡,登岭督战处”。
在今广西钦州市西北。《清一统志·廉州府》 “如洪江”条:“大寺江一名团良江,在州西北六十里。源出上思州羊岭。”
春秋鲁地。在今山东新泰市柳里(夏家隅)。《国语·鲁语上》: “文仲闻柳下季之言。” 韦昭注:“柳下,展禽之邑。”一说在今河南濮阳市柳下屯 (柳屯)。古邑名。春秋鲁邑。一说在今山东省新泰市柳里(今名夏家
战国楚地。 在今广西全州市东北。 因位于湘水上游支流洮水之阳得名。 《鄂君启节》 铭文: “上江, 内入湘, 庚, 庚阳
在今四川兴文县西南德胜乡西北。《方舆纪要》卷70兴文县:九丝城“在县西南。山箐峻深,至为阻隘。 自宋、元以来, 常为都掌蛮依阻之地。……九丝山形盘礴, 上修广,可容万灶,而西面峭仄壁立,真蛮中天险”。
在今浙江富阳市东南四十里。《方舆纪要》卷90富阳县: 鹊岭 “路通诸暨”。
在今浙江舟山市普陀区沈家门镇。《方舆纪要》卷92宁波府定海县:沈家门寨“在舟山所东八十里。原系水操之地,番船去来皆泊于此”。
即今湖南泸溪县西南二十里洗溪镇。明置巡司于此。后废。
①春秋晋地,在今山西临汾市东北。《左传》: 僖公二十四年 (前636),晋公子重耳 “使杀怀公于高梁”。《水经·汾水注》: 潏水 “乱流西北径高梁城北”。又引 《竹书纪年》: 晋出公十三年 (前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