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松阳县

松阳县

东汉建安四年 (199) 分章安县置,属会稽郡。治所在今浙江松阳县西北二十四里古市镇。《元和志》 卷26: 松阳县 “有大松树,大十八围,因取为名”。三国吴太平二年 (257) 改属临海郡。东晋太宁元年 (323) 属永嘉郡。隋开皇九年(589)废。开皇十二年 (592) 复置,属括州。大业初属永嘉郡。唐武德四年 (621) 为松州治,八年(625) 属括州,大历十四年 (779) 属处州,贞元年间迁治今松阳县。五代梁开平四年 (910) 吴越改长松县。后晋天福四年 (939) 又改为白龙县。北宋咸平二年 (999) 复为松阳县。元属处州路。明、清属处州府。民国初属浙江瓯海道。1927年直属浙江省。


在浙江省西南部、瓯江上游支流松阴溪流域。属丽水市。面积 1406 平方千米。人口23.1万。辖5镇、15乡(1畲族乡)。县人民政府驻西屏镇。东汉建安四年(199年)分章安县南部置松阳县,以地处长松山云阳得名。治今古市镇,属会稽郡。三国吴太平二年(257年)属临海郡。东晋太宁元年(323年)属永嘉郡。隋开皇中属处州(旋改为括州)。大业初属永嘉郡。唐武德四年(621年)于县置松州,八年州废,县属括州,后属处州。贞元年间县治迁今址。五代梁开平四年(910年)吴越改长松县,晋天福四年(939年)又改白龙县。北宋咸平二年(999年)复称松阳县。元属处州路。明、清属处州府。1914年属瓯海道,1927年后直属浙江省。1949年属丽水专区。1952年属衢州地区,1954年属金华地区。1958年松阳县撤销,并入遂昌县。1982年复置,属丽水地区。2000年属丽水市。地处浙南山地中部。境内四周群山环抱,中部为狭长山间盆地,松阴溪自西北向东南流贯全境,两岸谷地开阔,称松古盆地。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为县主要农业区。农产稻、小麦、甘薯、油菜籽、烟叶等。林业较发达,产杉木、松木、毛竹、松脂、乌桕、油茶等。名产晒红烟、银猴茶、玉峰茶。工业有电力、机械、造纸、化工、印刷、酿造、制药、毛纺、丝织、高岭土材料、耐火器材等。矿产以高岭土采量较大,另有萤石、叶蜡石、煤、铁等矿。有粮食、茶叶专业市场。龙南、上松公路贯境。松阳高腔为地方剧种。有宋建延庆寺塔、明建兄弟进士牌坊等古迹。


猜你喜欢

  • 永登暗沙

    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内,位于双子群礁东北16海里。中国渔民向称奈罗角、奈罗谷。1935年公布名称为独立登滩。1947年改名永登暗沙(见郑资约《南海诸岛地理志略》)。

  • 下沙溪桥

    在今四川涪陵市南二十五里。民国《涪陵县续修涪州志》卷5:下沙溪桥“为驿递通衢,明张与可捐修”。

  • 黑水新城

    元建,为汪古部赵王府所在地 (赵王城)。在今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东北鄂伦苏木(阿伦斯木) 古城。《元史· 成宗纪》: 大德九年(1305),“以黑水新城为靖 (静) 安路”。

  • 尚干 (幹) 里

    即今福建闽侯县东南尚干镇。清乾隆十年 (1745) 置永庆巡司于此。

  • 休平陵

    东晋安帝司马德宗陵墓。在今江苏南京市东紫金山西南麓。《元和志》卷25上元县:安帝德宗休平陵“在县东北二十里蒋山西南”。

  • 莲塘堡

    明嘉靖三十三年 (1554) 建,在今广东阳东县东北合山镇北。《方舆纪要》 卷101阳江县:莲塘堡 “在县西六十里。防阳春、恩平六山浪贼路”。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筑,在今广东省阳江市东北。

  • 幕谷

    即漠谷。一作莫谷。在今陕西乾县北三里。《资治通鉴》: 唐建中四年 (783),朱泚围奉天,杜希全等入援,上 “命希全等从漠谷进”,为朱泚所败。五代梁开平二年 (908),“刘知俊及佑国节度使王重师大破

  • 界牌场

    即明界牌铺。今四川威远县东南界牌镇。清嘉庆 《威远县志》 卷2: 界牌场 “在东乡,离城三十里”。

  • 诺垒河

    又作诺罗河、挠力河。即今乌苏里江支流挠力河。在黑龙江省饶河县北。《清一统志·吉林一》: 诺垒河 “在宁古塔城东五百里。源出城东四百里无名山。东南会数水入乌苏里江”。

  • 曲硐镇

    亦作曲洞。即今云南永平县南十里曲硐回族乡。清同(治)光(绪)间及民国初,永平县曾两度迁治于此。在云南省永平县中部。面积221.5平方千米。人口1.9万。镇人民政府驻曲硐,人口 5500。相传村后小狮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