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南县
唐贞观四年(630)置,属羁縻琰州。治所即今贵州晴隆县。后废。
古县名。唐贞观四年(630年)置,治今贵州省晴隆县。属黔州。后废。
唐贞观四年(630)置,属羁縻琰州。治所即今贵州晴隆县。后废。
古县名。唐贞观四年(630年)置,治今贵州省晴隆县。属黔州。后废。
即今河北三河市东二十里段甲岭镇,为遵化、玉田等县入京要道。清同治 《畿辅通志》 卷46三河县图: 东有段家岭镇。
即今四川江津市北亨堂镇(九龙场)。明正德《四川志》卷13:江津县有九龙铺。清嘉庆《四川通志》卷89江津县:九龙铺“在县东二十里”。
①在今安徽广德县南十五里。《舆地纪胜》卷24广德军:竹山院“在广德县,唐兴化中建”。《方舆纪要》卷29广德州:竹山在“州南十五里。叠障层峦,回环拱揖,松竹泉石,蔚然巨观”。②在今湖北蒲圻市西二十里。《
即今福建厦门市西嵩屿。《方舆纪要》 卷99漳州府海澄县 “云盖山” 条下: “南宋末少帝浮舟海上,遇诞辰,群臣构行殿,嵩呼行礼,故屿以嵩名。”明洪武二十一年 (1388) 移濠门巡司于此。1911年建
即今山东乳山市东北冯家镇。旧属牟平县。民国时有县佐驻此。
元置,为水站。在今湖北秭归县旧秭归城(长江北岸)。明改为建平驿。元置,水站。在今湖北省秭归县东南。明改称驿。
唐乾元元年 (758) 置,属昌州。治所在今四川荣昌县西北。大历六年 (771) 废。十年(775) 复置,为昌州治。五代后蜀广政十七年 (954)以寇焚荡移治罗市镇 (今荣昌县西北盘龙镇东南昌州镇)
元改西高州置,属四川行省。治所在今湖北宣恩县南高罗镇。后改为高罗寨长官司。
在今广西靖西县西北安德镇西。《清一统志·镇安府》: 照阳关 “在归顺州西北一百五十里,接小镇安界”。清赵翼 《照阳关》 诗中云: “危崖如削铁,横列截前路。间道无可寻,陡壁孰能赴。”
在今浙江宁海县西南。《方舆纪要》卷92宁海县;大龙岭在“县西南百里。回旋曲折凡二十五盘,接天台县界”。在吉林省珲春市、汪清县及黑龙江省东宁县交界处。绵延约75千米。山体由花岗岩、变质岩、火山岩等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