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阳山
在今陕西凤翔县东北二十五里。《水经·渭水注》:“雍水又东南流与横水合,水出杜阳山,其水南流谓之杜阳川。”《资治通鉴》:唐武德四年(621),岐州刺史紫绍“破突厥于杜阳谷”。即此。
在今陕西凤翔县东北二十五里。《水经·渭水注》:“雍水又东南流与横水合,水出杜阳山,其水南流谓之杜阳川。”《资治通鉴》:唐武德四年(621),岐州刺史紫绍“破突厥于杜阳谷”。即此。
又作吉烈速、乞烈宾、乞烈迷。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中下游地区。《金史·地理志上》:“金之壤地封疆,东极吉里迷、兀的改诸野人之境。”元置吾者吉烈迷万户府。
①在今河南济源市北十三里。《水经·济水注》:沇水“潜行地下, 至共山南复出于东丘”。②在今河南辉县市北。《水经·清水注》:“共伯既归帝政,逍遥于共山之上。山在国北,所谓共北山也。仙者孙登之所处。”《方
在今河南开封市西南。《方舆纪要》卷47开封府祥符县:“永通河,在旧府城西南。亦曰永济河。即宋嘉祐中自葛家冈穿河引溢水入惠民等河处也。今亦废。”
元置,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西岸。元 《经世大典》: 辽阳等处行中书省所辖狗站有 “斡孙站”。明改五速站。元置,在今俄罗斯黑龙江下游西岸五如吉屯。明作五速站。
①即今山东文登市南侯家镇。清光绪《文登县志》 卷3 《坊市》: “城南四十里曰侯家集。”②即今河南镇平县二十二里侯集镇。清尹耕云《豫军纪略》 卷11: 同治四年 (1865) 八月,张曜率军 “追抵镇
三国吴置,治所在今浙江海宁县(硖石镇) 西南四十里盐官镇南。《三国志·吴书·陆逊传》: “出为海昌屯田都尉,并领县事。”三国吴置,治今浙江省海宁市西南盐官镇南,属吴郡。隋大业初废。
北宋崇宁五年(1106)升澶州置,治所在濮阳县(今河南濮阳市)。辖境相当今河南濮阳市及濮阳、南乐、清丰等县地。金改为澶州。北宋崇宁五年(1106年)升澶州置,治濮阳县(今河南濮阳市)。辖境约当今河南省
北齐天保年间建。在今河南林州市西南三十里林虑山。寺早毁。现仅存寺塔 (高15.4米),千佛洞摩岩石刻及唐开元十九年 (731) 蔡景撰本的支提龛铭。北齐天保年间建,在今河南省林州市西南。现仅存寺塔、千
即今广西宾阳县西南思陇镇。清乾隆四十三年 (1778) 置巡司于此。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宾阳县西部。面积101平方千米。人口2.3万,8%为壮族。镇人民政府驻思陇圩,人口 1000。 清置思陇巡检司于此。
唐开元十七年(729)置羁縻州,属黎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甘洛县境。北宋以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