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丛祠墓
在今四川郫县南。为古蜀国望帝杜宇、丛帝开明 (鳖灵) 的墓祠。《方舆胜览》 卷51成都府: 望帝祠 “有墓在郫县南一里,与鳖灵墓相对”。相传杜宇 “教民务农”; 开明善治水,“决玉垒山以除水害”,皆有功于蜀,为后人称颂,二帝死葬于此。今陵墓高数十米,状若丘山。祠始建于北宋。清道光间重建祠宇及培修二陵,护以城垣。今祠墓内有听鹃楼、高低船坊、博浪轩等。楼亭池殿错落起伏,幽静典雅。
在今四川郫县南。为古蜀国望帝杜宇、丛帝开明 (鳖灵) 的墓祠。《方舆胜览》 卷51成都府: 望帝祠 “有墓在郫县南一里,与鳖灵墓相对”。相传杜宇 “教民务农”; 开明善治水,“决玉垒山以除水害”,皆有功于蜀,为后人称颂,二帝死葬于此。今陵墓高数十米,状若丘山。祠始建于北宋。清道光间重建祠宇及培修二陵,护以城垣。今祠墓内有听鹃楼、高低船坊、博浪轩等。楼亭池殿错落起伏,幽静典雅。
又作贷勃山。在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鄂温克自治旗南境外兴安岭南段。《新唐书·室韦传》:“西保貣勃、次对二山。山多草木鸟兽,然苦飞蚊,则巢居以避。”
明置,属宁远卫。在今辽宁葫芦岛市西北。《方舆纪要》 卷37宁远卫: 松山寺堡 “在卫东北四十里。堡东有庙儿山,可屯兵”。
明洪武十四年 (1381) 于故复州置,属辽东都司。治所在复州城 (今辽宁瓦房店市西北复州城镇)。清初废。
在今福建大田县东南。《方舆纪要》卷97大田县:“石牌隘在县东南四十里,路通德化。”
亦作苻关、笮关。西汉置,即今四川合江县《水经·江水注》: “又武帝建元六年,以唐蒙为中郎将,从万人出巴符关者也。” 《水经·江水》: “鳛部水从符关东北注之。”即今四川省合江县。西汉建元六年(前135
指以珠江三角洲为基础,延伸扩大的经济协作区。根据不同的范围和性质,可分为“小珠三角”、“大珠三角”、“泛珠三角”。“小珠三角”由广州、深圳、佛山、珠海、东莞、江门、中山、惠州8市组成。面积4.5万平方
北魏明帝改东秦州置,治所在杏城镇(今陕西黄陵县西南十里)。辖境相当今陕西富县、甘泉、洛川、黄陵等县地。西魏改为敷州。北魏孝明帝以东秦州改名,治杏城(今陕西黄陵县西南)。辖境相当今陕西省甘泉县以南、宜君
即今广西宁明县东南思陵河。《明一统志》卷85思陵州:角硬水“在州治(今思陵村)南。源出角硬山,北流二十里,至此与淰削水合”。
①在今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内大街东朝阳门桥处。明、清京师城门之 一,东城墙南门。元名齐化门,明正统四年 (1439) 改为朝阳门,俗称齐化门。②明南京城门名。在今江苏南京城东,太平门东南。与皇城东华门、
亦作苏门哈达。在今河北康保县北。清为内蒙古察哈尔左翼镶黄旗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