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沁喀巴布冈里
即朗卜切喀巴普山。在今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东北。清乾隆《西域同文志》卷20载:“西番 (藏)语: 朗沁谓象,喀巴布,水口也。雪山涧水下流,如出象口,故名。”
即朗卜切喀巴普山。在今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东北。清乾隆《西域同文志》卷20载:“西番 (藏)语: 朗沁谓象,喀巴布,水口也。雪山涧水下流,如出象口,故名。”
①在今青海西南部,为长江上源木鲁乌苏河和楚玛尔河在得列楚拉勃登汇合后,东南流至玉树县直门达一段的别称。清吴廷伟 《定藏纪程》: “木鲁乌苏东滩,汉名通天河。”②海都河之俗称。在今新疆和静县、焉耆回族自
亦名郎当驿、琅珰驿。唐置,在今四川梓潼县东北五十里上亭铺。南宋魏了翁《题上亭驿》诗:“红锦绷盛河北贼,紫金盏酌寿王妃。弄成晚岁郎当曲,止是三郎快活时。”
在今湖南岳阳市东北。《清一统志·岳州府一》:白泥湖“在临湘县(治今陆城镇)南五里。夏秋水泛,上接云溪港,下流入蓴湖”。
1932年改泸水行政区置,直属云南省。治所即今云南泸水县。1951年改泸水县。1935年由云龙县属泸水行政区改置,治鲁掌街(今云南泸水县鲁掌镇)。1949年改设泸水设治区。1952年升县。
亦名柏庙山。在今四川简阳市北。《方舆纪要》 卷67简州 “玉女山” 条下: “州东北八十里又有柏茂山。峰峦卓立,为群山之首。”
在今广西桂平县东南罗秀镇,与平南、容县接界。《明史·地理志》 桂平县: “又南有罗秀土巡检司。”集镇名。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象州县东北、运江北岸。罗秀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2530。因处罗秀河,故名。产稻
西汉置,属五原郡。治所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南。东汉末废。《水经·河水注》: “河水又东径宜梁县之故城南。阚骃曰: 五原西南六十里,今世谓之石崖城。”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前旗东南三顶
①在今河北承德市避暑山庄之北,东邻普陀宗乘之庙。清乾隆三十九年 (1774) 仿山西五台山殊像寺建造。据 《高宗殊像寺落成瞻礼即事成什有序》 碑文载: 乾隆二十六年,皇太后七十寿辰,乾隆帝奉母上五台山
即今辽宁清原县东北南山城镇。《清史稿·地理志》 柳河县: 官商路五,“西由南山城子赴开原”。民国熊知白 《东北县治纪要》 辽宁柳河县:“县属南山城子,距柳河县市西南一百二十里,北山城子之南八十里。”
即葵园狭。在今甘肃兰州市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