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景德镇市

景德镇市

1949年当地解放后由浮梁县析,治景德镇 (今江西景德镇市)。


在江西省东北部,北邻安徽省。面积5248平方千米(市辖区423平方千米)。人口148.2万(市辖区42.1万)。辖珠山、昌江二区和浮梁县,代管乐平市。市人民政府驻珠山区中华北路。北宋景德元年(1004年)置景德镇,因年号得名,属浮梁县。旧与朱仙镇、佛山镇、汉口镇合称中国四大名镇。1914年属浔阳道。1916年浮梁县治由西凉山(今江西浮梁县浮梁镇)迁驻景德镇。1927年从浮梁县析置景德镇市。1927年废浔阳道,属江西省。1929年省入浮梁县。1949年复设景德镇市,先后属乐平专区、浮梁专区、上饶专区。1953年升为省辖市(地级)。1958年划上饶专区浮梁县归景德镇管辖。1960年省浮梁县入景德镇市。1983年乐平县由上饶专区划归景德镇市管辖。1988年析景德镇市蛟潭、鹅湖二区及昌江区旧城乡复置浮梁县。1992年乐平县改设乐平市,由景德镇市代管。地处赣东北低山丘陵向鄱阳湖平原过渡区,有昌江、乐安河等河流。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稻、大豆、棉花、油茶、芝麻、花生、甘薯等。山地富森林,盛产香菇、猕猴桃,特产浮红茶。为全国和省粮食、油料、茶叶、生猪重要产区。有瓷土、煤、海泡石、石灰石、大理石、沙金等矿。工业有陶瓷、电子、电冰箱、机械、微型汽车、煤炭、医药、化工、食品、建材、制茶等。是中国最大的陶瓷科研和出口生产基地,设有全国惟一的陶瓷学院。为驰名中外的“瓷都”。有皖赣铁路及其支线乐德、景涌铁路,有九景高速、206国道,白景、张经、乐江、景湖、上乐、田乐等公路,昌江、乐安河水运常年通航。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胜古迹有莲花塘、诸仙洞、洪岩洞、龙珠阁、祥集弄民宅、三闾庙古街、浮梁旧县衙、红塔、景德镇陶瓷博物馆、高岭古瓷矿址、湖田古瓷窑遗址、杨梅亭古瓷窑遗址及涌山洞旧石器时代遗址等。纪念地有中共赣东北特委旧址、皖赣省苏维埃政府旧址、红十军军委会办事处旧址、瑶里改编旧址。


猜你喜欢

  • 杨梅村

    即今福建寿宁县治鳌阳镇。明景泰六年(1455)于此置寿宁县,至今仍为县治。

  • 黄屋屯墟

    即今广西钦州市西北三十里黄屋屯镇。清同治 《广东图说》 卷62: 钦州西北有黄屋屯墟。

  • 思良江

    在今广西苍梧县北。为桂江支流。《寰宇记》 卷164戎城县: “思良江在 (梧) 州北二十里,一名多盐水。其中鳄鱼状如鼍。”

  • 朱阳镇

    ①即今河南灵宝市西南七十里朱阳镇。隋于此置朱阳县。蒙古至元八年(1271)废为镇。②一名朱阳关。即今河南卢氏县东南七十四里老灌河北岸朱阳关镇。明置巡司于此。在河南省灵宝市中南部。面积780.2平方千米

  • 柳子

    在今安徽濉溪县西南柳孜镇。《资治通鉴》:唐咸通九年 (868) 九月,庞勋据徐州,“康承训军于新兴,贼将姚周屯柳子”。即此。在今安徽省濉溪县西南柳孜集。唐咸通十年(869年)康承训破庞勋将姚周于此。北

  • 黄泥河

    即今吉林敦化市西北黄泥河镇。清光绪《吉林通志》 敦化县图: 西北有黄泥河。民国 《东北年鉴》: 吉敦铁路有黄泥河站。南盘江支流。在贵州省西南部和云南省东部边境。因河中含沙多,水呈黄色,故名。源于云南省

  • 乾象六合殿

    北魏平城宫殿。在今山西大同市北。《魏书·高祖纪》: 太和三年 (479) 二月,“壬寅,乾象六合殿成”。

  • 洪崖山

    ①又名伏龙山。在今江西新建县西。《太平御览》 卷48引 《豫章记》: 洪崖山,“按 《旧经》云,古老相传,昔有洪崖先生居此山上,故以为名”。又引梁载言 《十道志》: “豫章有铜山,山中有洪井,飞流悬注

  • 三合站

    元置,在今广东廉江市北五十里。明成化七年(1471)改建三合堡。

  • 剑山屯

    在今四川茂县西北、黑水县东南。《新唐书·韦皋传》: 贞元九年 (793),“乃命大将董勔、张芬分出西山、灵关,破峨和、通鹤,定廉城,逾的博岭,遂围维州,搏棲雞,攻下羊溪等三城,取剑山屯焚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