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康县
唐先天元年 (712) 改隆康县置,属普州。治所在今四川安岳县南七十里。北宋熙宁五年(1072) 废入安岳县。
古县名。唐先天元年(712年)以隆康县改置,治今四川省安岳县东南,属普州。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废。
唐先天元年 (712) 改隆康县置,属普州。治所在今四川安岳县南七十里。北宋熙宁五年(1072) 废入安岳县。
古县名。唐先天元年(712年)以隆康县改置,治今四川省安岳县东南,属普州。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废。
清置,即今新疆吉木萨尔县西七十里三台镇。清宣统《新疆图志》卷79孚远县:三台驿“市面阔大,沿途多树林、村庄”。
南齐侨置,属颍川郡,治所在今安徽巢湖市东南。后废。
在今江西遂川县南。《方舆纪要》 卷87龙泉县 “龙庵隘” 条内: “县南百里为明坑隘。”在今江西省遂川县南。清属龙泉县。
在今江西进贤县东北四十里。《清一统志·南昌府一》:军山湖“延袤五十余里。《县志》,县境之水, 日月、军山二湖为最大, 而总入于鄱湖”。在江西省中北部进贤县境。原系鄱阳湖南部一大湖汊,1958年筑堤建闸
亦作刘河。即娄江。在今江苏昆山、太仓市境内。元、明时为海运要道。又称刘家河。在江苏省东南部。源出太湖鲇鱼口,东北流经苏州、昆山、太仓等市,到太仓市浏河镇东北入长江。长34千米,河宽75~140米。前身
即制、北制。春秋郑邑。在今河南荥阳市西北三十六里汜水镇西。《穆天子传》 卷1: “七萃之士高奔戎……生捕虎而献之,天子命为之柙,而畜之东虞。是为虎牢。” 《左传》: 庄公二十一年 (前673),周惠王
①在今湖南茶陵县东南。《方舆纪要》卷80茶陵州“颜江”条下:“又沤江出百丈山,西流四十里,亦达洣。”②又名澄江、淇江。亦名泸渡江。即今湖南资兴市东南沤江。《清一统志·郴州一》:沤江“源出桂东县界,西南
即今河北辛集市北新垒头镇。清同治 《畿辅通志》 卷47束鹿县图: 西北有新垒头。
即拉加里宗。今西藏曲松县。
在今宁夏隆德县东。《周书·贺拔岳传》:“贼行台万俟道洛率众六千,退保牵牛山。岳攻之。”又《文帝纪》: 魏永熙三年 (534),讨侯莫陈悦,“ (宇文) 导至牵牛山追及悦,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