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日月潭

日月潭

在今台湾省南投县东南。由玉山和阿里山间的断裂盆地积水而成。湖面海拔760米,湖周长35公里,水域面积约9平方公里。湖中有一小岛,区分为日潭和月潭。清乾隆《续修台湾府志》作水里湖,盖因为水里社番所据之地而得名。道光《彰化县志》卷1载:“水里社潭, 一名日月潭,在水沙连内。潭中水色,两边不同。中突一屿,曰珠仔山。潭长八九里,阔三四里,深二十余丈。”同书卷12《艺文志》载邓传安《游水里社记》称:“水分丹、碧二色,故名日月潭。”


又称双潭,古称水杜湖,高山族称龙湖。在台湾省南投县丛山中。全省最大的天然湖,水面海拔747.8米。面积11.6平方千米,水深27米。中有一小岛名珠仔屿,又称珠仔山。岛北为日潭,岛南为月潭,以轮廓近似日轮、新月得名。旧“台湾八景”之一的“双潭秋月”指此。清初尚无日月潭之名,地属水沙连。《台湾府志》:“水沙连四周大山,山外溪流包络,自山口入为潭。”又云:水沙连山“内有大湖,四面皆山,共二十四番社,隔湖负山而居,路极险峻”,有“海外别一洞天”之称。1931年下游山麓兴建水电工程,1934年第一发电站完成后,湖面水位提高21米,最大深度由6米增至27米,面积由4.5平方千米扩大至7.7平方千米,轮廓已不复如原状;小岛面积由原来的8万平方米缩为1万平方米,改名光华岛。潭的四周,林木扶疏,翠峰环抱,潭东水社大山高达2056米,朝霞暮霭,明月清晖,时或烟雨迷蒙,湖山隐约,环境幽谧,风光旖旎。7月平均气温略高于22℃,1月略低于15℃,夏季凉爽,为避暑胜地。山腰湖畔寺庙楼宇甚多,主要有文武庙、孔雀园、玄光寺、玄奘寺等。抗日战争期间被日本人从南京天禧寺劫走的部分玄奘遗骨,于1966年从日本取回,初存狮头山开善寺,继移日月潭玄光寺,后存玄奘寺,从此湖光山色又添一胜。东南岸的曹族居民聚落,有专供游客观赏的土俗歌舞表演。下游明潭(门牌潭)和水里两处发电站,为台湾最早建成的水电中枢,也是游人观光之地。

日 月 潭 风 光


猜你喜欢

  • 沙头津

    古代从湔堰(今都江堰县)至犍为(今彭山)间岷江上五津之一。在今四川彭山县北二十里。《晋书·李势载记》:东晋永和三年(347),桓温伐蜀,“温从山阳出江南,昝坚到犍为,方知与温异道,乃回从沙头津北渡”。

  • 骆县

    西汉置,属定襄郡。治所在今内蒙古清水河县西南窑沟乡下城湾古城。东汉末废。西汉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清水河县西南。属定襄郡。东汉末废。

  • 半石山

    在今河南偃师市西南。《山海经·中山经·中次七经》:半石之山“来儒之水出于其阳,而西流注于伊水。……合水出于其阴,而北流注于洛”。《水经·洛水注》:“合水南出半石之山。”

  • 通化县

    ①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金川县置,属会州。治所在今四川理县东北一百二十里通化乡。大业初属汶山郡。唐武德初复属会州。贞观八年 (634)属茂州。天宝初属通化郡。乾元初复属茂州。后废。五代时,移小封

  • 阔即

    今青海久治县西北。《元史·地理志》 河源附录: “河行昆仑南半日,又四五日,至地名阔即及阔提,二地相属。”

  • 阿克苏城

    即今新疆阿克苏市。清祁韵士《西域释地》:阿克苏,“阿克谓白,苏即水也。水色白,故名”。乾隆四十四年(1779)置领队大臣,后改办事大臣。光绪八年(1882)裁大臣改置温宿州。1913年改置阿克苏县。

  • 当川堡

    ①北宋熙宁六年(1073)置,属熙州。即今甘肃康乐县西北流川乡(党川铺)。金升为县。②北宋置,在今陕西佳县西南乌镇当川寺。《宋史·高永能传》:“元丰初,夏兵二万犯当川堡,永能以千人与相遇,度不能支,依

  • 筠连县

    明洪武四年 (1371) 改筠连州置,属叙州府。治所在今四川筠连县。明曹学佺 《蜀中名胜记》卷15: 筠连县 “四山皆竹,一色相连,因谓之筠连”。十年 (1377) 废入高县,十三年 (1380) 复

  • 小浃江

    在今浙江宁波市东北。《舆地纪胜》卷11庆元府:小浃江“在鄞县北五十里”。《明史·地理志》 定海县:“南有大浃江,其上流即鄞江,分流为小浃江,并入海。”《方舆纪要》卷92定海县“大浃江”条下:“其下浃江

  • 鹿回 (迴) 头岭

    在今海南省三亚市西南。明正德《琼台志》 卷6崖州: 鹿回头岭 “在州 (治今崖城镇)东一百四十里海滨临川之南,状如鹿至海回头,海为所障。宋临川里土贼陈明甫据其地为宅基。昔人尝于此掘得所埋金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