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四大镇
清代在新疆乌鲁木齐 (今新疆乌鲁木齐市) 设都统,伊犁 (今霍城县南)、塔尔巴哈台(今塔城市)、喀什噶尔 (今喀什市) 三处设参赞大臣,分区统辖新疆天山南北、巴尔喀什湖、帕米尔以东地区及驻防官兵,均受伊犁将军节制,被称之为新疆四大镇。
清乾隆年间于乌鲁木齐设都统一员,伊犁、塔尔巴哈台、喀什噶尔各设参赞大臣一员,统辖新疆全境驻防官兵,皆归伊犁将军节制,合称“四大镇”。
清代在新疆乌鲁木齐 (今新疆乌鲁木齐市) 设都统,伊犁 (今霍城县南)、塔尔巴哈台(今塔城市)、喀什噶尔 (今喀什市) 三处设参赞大臣,分区统辖新疆天山南北、巴尔喀什湖、帕米尔以东地区及驻防官兵,均受伊犁将军节制,被称之为新疆四大镇。
清乾隆年间于乌鲁木齐设都统一员,伊犁、塔尔巴哈台、喀什噶尔各设参赞大臣一员,统辖新疆全境驻防官兵,皆归伊犁将军节制,合称“四大镇”。
亦作巴耳赤邗。在今哈萨克斯坦克孜勒奥尔达东南奇伊利一带。《元史·太祖本纪》:十六年(1223),“皇子术赤攻养吉干、八儿真等城,并下之”。
在今湖南保靖县南,接吉首市界。《清一统志·永顺府》:吕洞山“在保靖县东南百五十里,接乾州厅界”。清严如熤《苗疆险要考》:吕洞山在“(乾州)城西北五十里。绵亘数十里,复山叠嶂,其北麓为保靖之夯沙、夯略各
在今贵州金沙县东南鸭池河北岸。明置巡司于此。
亦名麻夫镇。今陕西麟游县西麻夫镇。《方舆纪要》卷55麟游县:石窑镇“在县西一百五十里,今有石窑巡司,为戍守处”。清废。
亦作丁灵、丁零。秦、汉时北方部落。在今俄罗斯贝加尔湖地区。《史记·匈奴列传》:冒顿单于时,“北服浑庾、屈射、丁零”。西汉武帝时,匈奴单于封卫律为丁灵王。《汉书·苏武传》:天汉元年(前100),武出使匈
在今湖南长沙市南妙高峰下。 宋张栻建城南书院于此。
1933年析中卫县置,属宁夏省。治所在宁安堡(今宁夏中宁县)。取中卫县和宁安堡各一字为名。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黄河西岸。属中卫市。面积2956平方千米。人口40.8万。辖4镇、13乡。县人民政府驻城
①即霍山。今安徽霍山县南天柱山。《方舆纪要》 卷26霍山县: 霍山 “本名天柱山,亦曰南岳山,又曰衡山”。②在今河南潢川县南三十里。《清一统志·光州一》: 南岳山 “淠水出焉”。(按: 淠水出垂山,在
在今福建清流县东南、永安市西北九龙江上。《方舆纪要》卷98清流县:九龙滩在“县东南百里。上六龙属本县,下三龙属永安县。九龙上下二十余里,每龙两崖石峡道窄如关隘,仅可丈余,而石龙横绝水中,高可数丈,乘舟
在今江苏常熟市西北虞山东芝溪上。明王鏊 《姑苏志》 卷31: 城南佳趣堂,“邑人虞子贤尝得朱晦庵和张广汉忠献城南杂咏真迹,遂筑堂以居。番阳周伯琦题扁曰: ‘城南佳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