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石津
古黄河津渡。在今河南延津县北胙城东北。《晋书·石勒载记》:“勒出成皋关,围陈留太守王讚于仓垣,为讚所败,即屯文石津。”
在今河南省浚县西南古黄河上,为魏晋南北朝时黄河重要津渡。《资治通鉴》:西晋永嘉四年(310年)石勒“围陈留太守王讚于仓垣为所败,退屯文石津”,即此。
古黄河津渡。在今河南延津县北胙城东北。《晋书·石勒载记》:“勒出成皋关,围陈留太守王讚于仓垣,为讚所败,即屯文石津。”
在今河南省浚县西南古黄河上,为魏晋南北朝时黄河重要津渡。《资治通鉴》:西晋永嘉四年(310年)石勒“围陈留太守王讚于仓垣为所败,退屯文石津”,即此。
北魏太和十一年 (487) 置,属岐州。治所在美阳县 (今陕西咸阳市西南杨林区永安村)。辖境相当今陕西武功县及扶风县南部、乾县西北部地。北周建德三年 (574) 废。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置,治美
西汉置,属临淮郡。治所在今江苏盱眙县西南。东汉省。西晋复置,南朝宋省。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江苏省盱眙县西南,属临淮郡。东汉省,晋复置。南朝宋废。
即今黑龙江省嘉荫县南嘉荫河。源出小兴安岭东,东流入黑龙江。《金史·世纪》:穆宗“令主隈、秃答两水之民阳为阻绝鹰路,复使鳖古德部节度使言于辽,……辽不知其为穆宗谋也,信之”。即此。
①即今皈依底山。在云南弥勒县东南隅,南盘江边。明 《寰宇通志》 卷113: 盘江山“在弥勒州东南百二十里。东西两山相峙,东抵师宗州界,南抵阿迷州界,盘江流其中。东山下有石窍。深阔可丈余,浊水涌出,入盘
在今山西永济市南。《水经·涑水注》:盐道山 “西则石壁千寻,东则磻溪万仞,方岭云回,奇峰霞举,孤标秀出,罩络群山之表,翠柏荫峰,清泉灌顶。郭景纯云: 世所谓鸯浆也”。
在今河南商城县东北三十里。《方舆纪要》卷50光州商城县: 铁林山 “上有铁林寨,昔人尝避兵于此”。古山名。在今河南省商城县东北。上有铁林寨,古时避兵所在。
亦作麻通。即今四川白玉县。“麻通”,藏语意为 “坝子下端”。民国 《白玉县图志》: “白玉县原名麻陇。历为德格土司所辖之地。”
今吉林公主岭市西、梨树县东之东辽河上游。《清一统志·吉林一》:克尔素河“在(吉林)城西四百余里。源出库勒讷窝集,北流入边,即辽河上源也”。
古岛屿名。即今越南南部海上之昆仑岛。见《新唐书·地理志》 附“广州通海夷道”。为中古时代海舶往来东西洋必经之地。南宋时,吴自牧《梦梁录》卷12始称昆仑。
西汉置,属西河郡。治所在今内蒙古准格尔旗西南乌日图高勒乡瓦尔吐沟古城。东汉末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西南瓦尔吐沟古城。属西河郡。东汉末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