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换骨岩

换骨岩

在今福建武夷山市西南武夷山幔亭峰北壁。明 《八闽通志》 卷6 《地理志·山川》 崇安县:换骨岩 “在幔亭峰北。中一岩室,平广可六、七丈。室前路断数尺,旧有黄心木为桥,迄今不坏。室中有四柱楼一所,如世俗庋阁,上列置蜕函,函中仙蜕皆质小而红色。世传方外之士得道尸解者,皆于此换骨云”。


猜你喜欢

  • 塔儿冈

    在今湖北广水市北三里。《方舆纪要》卷77应山县: 塔尔冈 “在县北三里。又有望城冈在县东五里。嘉靖中县令王朝璲议云,城外四山环绕,塔儿冈、杨通冈、应台山等处尤高平近县,登之可窥城中虚实是也”。

  • 王家山岛

    即今辽宁长海县东北大王家岛,岛上今有王家镇。明《辽东志》卷1:王家岛“去(金州卫)城三百里”。

  • 伽宗部

    宋大理国置,属善阐府。驻地即今云南呈贡县。元至元十三年(1276)改置呈贡县。大理国置,驻地即今云南省呈贡县。属善阐府。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为呈贡县。

  • 风雩山

    一名碧虚山。在今湖南长沙市湘江西岸岳麓山南。《清一统志·长沙府一》:碧虚山“在善化县岳麓山南。宋刘珙建风雩亭于其上。亦名风雩山。与道乡台相左右”。古山名。又称碧虚山。在今湖南省长沙市湘江西岸岳麓山南。

  • 伏羌县

    唐武德三年(620)改冀城县置,又于县置伏州,治所即今甘肃甘谷县。明郭子章《郡县释名》陕西卷下:“伏羌县制伏氐羌之义也。”八年(625)州废,县属秦州。至德后没于吐蕃,废。元至元十三年(1276)复置

  • 夹冈

    ①在今江苏丹阳市北二十二里。《宋史·河渠志》:“镇江府吕城、夹冈,形势高仰,因春夏不雨,官漕艰勤。”《方舆纪要》卷25镇江府丹阳县:夹冈“亦曰大夹冈,下临运河,故运河亦曰夹冈河也”。②在今江苏扬州市东

  • 兜牟山

    在今湖北郧县东。《寰宇记》 卷143郧乡县: 兜牟山 “在县东十里。即汉中郡与南阳郡分界处”。

  • 运漕镇

    即今安徽含山县西南裕溪河北岸运漕镇。清设巡司于此。《清一统志·和州》:运漕镇巡司“在含山县南八十里。地临大河,上通巢湖,下接大江。民居稠密,商贾辐辏。本朝乾隆三十年裁宁国府照磨,改设巡司于此”。在安徽

  • 刘家隔

    即今湖北汉川县北二十六里刘家隔镇。明、清置巡司于此。《清一统志·汉阳府一》:刘家隔巡司“唐、宋汊川县治也。相传宋知军事刘毅隔岸种荻,后人因以名之。其地卑下,每岁春水弥漫,秋冬始涸,平原周广四十里,商贾

  • 景星镇

    即今黑龙江省龙江县南景星镇。《清史稿·地理志》 龙江府: “官商路二: ……小五明马屯达景星镇。” 1915年于此设景星设治局。在黑龙江省龙江县南部。面积367平方千米。人口4.6万。镇人民政府驻景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