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扬子桥

扬子桥

即今江苏邗江县南扬子桥。《宋史·高宗纪二》:南宋建炎三年(1129)二月,“内侍邝询报金兵至,帝披甲驰幸镇江府。是日,金兵过扬子桥”。


村名。在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南部,与古运河西岸高旻寺隔河相望。属施桥镇。人口200。古时附近有扬子津。参见“扬子津”。


猜你喜欢

  • 炮 (砲) 架山

    在今宁夏固原县西北。明嘉靖 《固原州志》 卷1: 炮架山 “在州西北一百二十里石城之前。四壁削立,极为险峻。成化五年,满四反,据此山”。

  • 杨师桥镇

    亦作杨斯桥。即今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镇西四十里杨思镇。清同治《上海县志》卷1:杨师桥市在“县东南十四里”。

  • 精河台

    亦作晶河台。在今新疆精河县西。清道光《新疆识略》 卷2库尔喀喇乌苏: 精河台 “西至托里台九十里”。

  • 贡噶岭山

    即今四川稻城县南贡嗄山。贡噶岭县以此名。民国杨仲华《西康纪要》:“贡噶岭雪山,在贡噶废县南。”

  • 胶莱新河

    亦名胶莱河、北胶河。即山东半岛西部胶莱运河。《方舆纪要》 卷36胶县: “ (元) 至元十七年,莱人姚演献议开新河,由胶西县东陈村海口,西北达胶河,出海仓口,由海道达直沽以通漕,谓之胶莱新河。”

  • 新竹市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于新竹县置,属台湾省。治所即今台湾新竹市。1949年裁入新竹县。1982年复置新竹市。在台湾省本岛西北部,西濒台湾海峡。面积49.2平方千米。人口38.4万,多为闽、粤两省移民

  • 扶苏城

    在今河南商水县西南。《寰宇记》卷10商水县:扶苏城“在县西南三十五里。《史记》云:‘陈涉起兵, 自称公子扶苏,从人望也。’盖涉筑此城”。今陕西省绥德县城的别称。唐韦庄《绥州作》诗有“扶苏城上月如钩”句

  • 柯水

    即今浙江东部钱塘江下游支流曹娥江。《汉书·地理志》 会稽郡上虞县: “柯水东入海”,即此。

  • 大沽河

    又名沽河、沽水。源出今山东招远市东北。南流经莱西市西南,小沽河自北注之,合流南经平度市南,至胶州市东北与胶莱河合流入海。《左传·昭公二十年》:晏子曰,“聊、摄以东,姑、尤以西,其为人也多矣”。姑即大沽

  • 南靖州

    明永乐五年 (1407) 改日南州置, 属安府。治所在河黄县 (今越南中部义静省东南石河一带)。辖境相当今越南义静省东南部地。宣德二年(1427) 以后地入安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