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惬山

惬山

亦作狭山。在今河北大名县北十五里。《元和志》 卷16贵乡县: “成帝时河决金堤,河堤使者王延世募人塞之,盖运土塞河之处,以其惬当人情,故谓之惬山。” 又 《资治通鉴》: 唐建中三年 (782),朱滔、王武俊拒朝命,救田悦于魏州,引兵 “营于惬山”。朔方节度使李怀光 “遂击滔于惬山之西”。即此。


古山名。在今河北省大名县北。《资治通鉴》:唐建中三年(782年),范阳节度使朱滔救田悦于魏州,“滔营于惬山”,朔方节度使李怀光“击滔于惬山之西,杀步卒千余人,滔军崩沮”,即此。


猜你喜欢

  • 中部县

    十六国后秦置,为中部郡治。治所在今陕西宜君县东北。后废。北魏太和十五年(491)复置,仍为中部郡治。西魏大统九年(543)移治杏城(在今黄陵县西南十里)。隋开皇元年(581)改为内部县。唐武德二年(6

  • 多云镇

    即今湖北罗田县东北僧塔寺镇。明、清置巡司于此。

  • 九子山

    ①即今安徽青阳县西南九华山。李白《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诗序云:“青阳县有九子山,山高数千丈,上有九峰如莲华。”《寰宇记》卷105青阳县:九华山“在县南二十里,旧名九子山。……又按顾野王《舆地志》云:

  • 马鼻堡

    即今福建连江县东北马鼻镇。明嘉靖四十是二年(1563)筑。清有把总驻此。

  • 四蜀

    宋代益、利、梓、夔四路的合称。《宋史·赵雄传》:“虞允文宣抚四蜀,辟干办公事,入相,荐于朝。”

  • 丰台

    ①在今北京城西南丰台。元代始为京城养花之处,因花盛多亭台而名。清《日下旧闻考》卷90:“考丰台为京师养花之所,元人园亭多在其地。丰盖取蕃庑之义;台则指亭台而言。”《京城古迹考》:“今每逢春时,为都人游

  • 武功县

    ①战国秦孝公置,治所在今陕西眉县东四十里渭水南岸。秦属内史。西汉属右扶风。东汉永平八年 (65) 移治故斄城 (今陕西咸阳市西南杨林区永安村)。晋属始平郡。北魏太平真君七年 (446) 废。北周建德三

  • 乌丹县

    1937年伪满统治时由翁牛特左旗析置,属热河省。治所即今内蒙古翁牛特旗驻地乌丹镇。1940年撤销,并入翁牛特左旗。1946年复设乌丹县。1955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1956年撤销,并入翁牛特旗。旧县名

  • 严城州

    唐开元后置羁縻州,属雅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天全县境。北宋属雅州。后废。

  • 三陵坟

    又称三灵坟。在今黑龙江宁安市西南三陵乡三星村东侧。为唐渤海国时期著名墓葬。在渤海国上京龙泉府故城北八里。墓葬为玄武岩条石砌筑而成,由墓室、甬道、墓道三部分组成。墓室四壁和甬道两壁上绘彩色壁画,惜已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