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江西信丰县北。《方舆纪要》 卷88赣州府信丰县: 楠木峡隘 “在县北。路出赣县、南康,有一夫当关之险”。
在今河南荥阳市东北二十六里南城村东南二里土岗上。高出地面3米左右,俗称 “点军台”。面积6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层厚4—6米。1951年和1980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郑州市博物馆先后在此发掘。文化层可
即今湖北沮、漳水发源处荆山。《汉书·地理志》 南郡临沮县: “ 《禹贡》: 南条荆山在东北,漳水所出。”
明洪武八年 (1375) 改献州置,属河间府。治所即今河北献县。民国初属直隶津海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在河北省东南部。属沧州市。面积1191平方千米。人口56.6万。辖4镇、13乡。县人民政府驻乐
即今江西兴国县西均村乡。《清一统志·吉安府二》:均村市“在万安县东南一百三十里,接兴国县界”。在今江西省万安县东南。清属万安县。
三国蜀诸葛亮南征置存鄢戍,后改为县,属建宁郡。治所在今云南宣威市境。南朝梁末废。
春秋晋地。在今河北大名县东。《春秋》:僖公十四年(前646),“沙鹿崩”。《穀梁传》:“林属于山为鹿。沙, 山名也。”古邑名。亦作沙。春秋卫邑。在今河北省大名县东南。《春秋》僖公十四年(前646年):
在今湖南凤凰县北五十四里三拱桥乡(旧司坪)。清严如熤《苗疆险要考》谓“据岩临流,山路险仄,为营路旁生苗大寨”。
在今内蒙古太仆寺旗 (宝昌镇) 东。清乾隆《口北三厅志》 卷2: 随客河 “源出他贲托罗海山,西南流入镶白旗察哈尔牧厂界,乌可尔河东南来会之,西流注克勒泊”。
隋仁寿元年 (601) 改广阿县置,属赵州。治所在今河北隆尧县东十二里旧城乡。大业二年(606) 改为大陆县。唐武德四年 (621) 复名象城县,属赵州。《元和志》 卷17: “取县西北古象城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