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平顶山

平顶山

①在今山西广灵县北。《方舆纪要》卷44广灵县:“平顶山在县北三十里,其顶方平。”

②在今辽宁抚顺市南。1932年9月16日侵华日军制造“平顶山惨案”于此,殉难三千多同胞。1972年建立平顶山殉难同胞纪念碑及遗骨馆。

③在今辽宁本溪市南。明《全辽志》卷1:平顶山在“(辽阳)城东一百里。山周三十里,其顶平厂可耕稼”。山当因此而名。

④即今辽宁海城市西南唐王山。明《辽东志》卷1:平顶山在“(海州卫)城南十里”。《清一统志·奉天府一》:平顶山在“上有积水不涸,俗名浴盆山。唐太宗曾驻跸于此。一名车驾山,又名唐王山”。

⑤在今吉林永吉县西南,属哈达山脉。清光绪《吉林通志》卷18:平顶山在“(吉林)城西南九十里。高三里”。

⑥在今河南平顶山市市区北。《清一统志·汝州》:“平顶山,在郏县东南五十五里。接南阳府叶县界。延袤十里。绝顶平垣,无峰峦,故名。”今平顶山市以此山名。


(1)山名。在黑龙江省铁力市、通河县间,汤旺河以西,松花江北面。属小兴安岭南段。山体以花岗岩、片麻岩、玄武岩为主。同名主峰海拔 1429 米。有红松林及铁矿。(2)区片名。在辽宁省抚顺市东洲区西部。东与老虎台相邻,南连顺城区千金堡,西至南昌路,北与新抚区东岗为界。原名栗子沟。日军侵占时期因建矿用土,将一座小山顶挖平,故名。三面环山,多为平房。住户多为老虎台煤矿与抚顺华丰厂职工。有平顶山殉难同胞遗骨馆。


猜你喜欢

  • 安吉镇

    一名老虎咀子。在今吉林东辽县西北东辽河东岸老虎咀村。《清史稿·地理志》 西安县:“老虎嘴今名安吉镇,在县西北。”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兴宁区北部。面积44平方千米。人口2万。镇人民政府驻安吉圩,人口3

  • 楚王城

    ①在今安徽芜湖县北三十里黄池乡九女墩。《舆地纪胜》 卷19宁国府: 楚王城 “在宣城县东北百里,兵兴尝把隘于此”。《明一统志》 卷15宁国府: 楚王城 “在府城北一百里,相传吴楚相拒筑此城”。②一名楚

  • 陆陌镇

    清置,属乾州。即今陕西乾县东北上陆陌。

  • 南尹州

    唐武德四年 (621) 置,治所在郁平县(今广西贵港市)。贞观八年 (634) 改为贵州。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治郁平县(今广西贵港市)。辖境相当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一带。贞观八年(634年)改

  • 雊瞀县

    西汉置,属上谷郡。治所在今河北蔚县东北。 西晋废。 《水经·㶟水注》: 连水 “出雊瞀县东,西北流径雊瞀县故城南”。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河北省蔚县东北。属上谷郡。西晋废。

  • 白厓寨

    亦作白崖寨。南宋置,属嘉州犍为县。在今四川沐川县东南健全乡双河村。《宋史·杨泰之传》:南宋宁宗时,“白厓砦将王壎引蛮寇利店”。即此。

  • 戚墅港

    宋名南戚氏、北戚氏。在今江苏常州市东南戚墅堰。《宋史·河渠志七》: “漕渠两旁,曰白鹤溪、西蠡河、南戚氏、北戚氏,直湖州港,通于二湖。” 《方舆纪要》 卷25常州府武进县: 戚墅港在“府东三十里。北枕

  • 清梁城

    即清凉城。在今河北清苑县东南清凉城村。《资治通鉴》: 东晋永和六年 (350),前燕慕容㑺伐后赵, “击邓恒于鲁口, 军至清梁”, 即此。即“清凉城”。

  • 巫县

    战国秦昭襄王三十年(前277)改楚巫郡置,属南郡。治所即今四川巫山县。《汉书·地理志》:巫县“有盐官”。三国蜀汉属巴东郡。西晋为建平郡治。隋开皇初改为巫山县。古县名。秦置,治今重庆市巫山县北。因巫山得

  • 和平市

    即今广东潮阳市西和平镇,位于练江之滨。明于此置河泊所,清设把总驻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