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蛮县
①东晋改平夷县置,为平蛮郡治。治所在今贵州毕节市境。南朝梁末废。
②唐武德三年(620)置,为羁縻充州治。治所在今贵州石阡县西南。后废。
古县名。(1)东晋以平夷县改名,治今贵州省毕节市境。为平蛮郡治。南朝梁末废。(2)唐武德三年(620年)置,治今贵州省石阡县西南。属充州。后废。
①东晋改平夷县置,为平蛮郡治。治所在今贵州毕节市境。南朝梁末废。
②唐武德三年(620)置,为羁縻充州治。治所在今贵州石阡县西南。后废。
古县名。(1)东晋以平夷县改名,治今贵州省毕节市境。为平蛮郡治。南朝梁末废。(2)唐武德三年(620年)置,治今贵州省石阡县西南。属充州。后废。
即今广东深圳市宝安区西北沙井镇。清嘉庆《新安县志》上卷:墟市有沙井墟。
金大定八年(1168) 以耿济镇置,属济南府。治所在今山东齐河县东南城关。元属德州。明属济南府。民国初属山东济南道。1928年直属山东省。1973年迁治晏城。在山东省西北部。属德州市。面积 1345
在今贵州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东。《清一统志·思南府》:水云关“在婺川县东十五里,县境又有虎踞关,皆置戍处”。
明洪武中置,属陕西行都司。治所在今甘肃金塔县北六十里古城乡 (威虏大庙)。永乐三年(1405) 废。明初置,治今甘肃省金塔县北。后废。
北宋置,属羁縻智州。治所在今广西河池市西南。后废。古县名。北宋初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南。属智州。后废。
指今我国黄海中部一带海域。《元史·食货志一》: 至元二十九年 (1292) 开海运新道,“自刘家港开洋……又过万里长滩,放大洋至青水洋,又经黑水洋至成山,过刘岛,至芝罘、沙门二岛,放莱州大洋,抵界河口
在今宁夏银川市西北。《方舆纪要》卷62宁夏镇:观音湖“在镇西九十里。贺兰山之水多聚于此”。
南宋绍熙五年(1194)改明州置,治所在鄞县(今浙江宁波市)。以年号为名。辖境相当今浙江宁波、鄞县、慈溪、奉化、象山等市县及舟山群岛。元至元十四年(1277)改为庆元路。宋、元时均置市舶司于此,为重要
在今湖北远安县西南。《水经·江水注》:“(青) 山之东有滥泉,即青溪之源也。口径数丈,其深不测,其泉甚灵洁,至于炎阳有亢,阴雨无时,以秽物投之,辄能暴雨。”
唐西域尸弃尼国 (识匿国) 都城。在帕米尔西部喷赤河东岸舒格南 (今属塔吉克斯坦)。《新唐书·西域传》: 识匿 “初治苦汗城,后散居山谷。有大谷五,酋长自为治,谓之五识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