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戎县
1913年改巴燕戎格厅置,后属甘肃西宁道。治所即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巴燕镇)。1928年改名巴燕县。
旧县名。1913年由巴燕戎格厅改置,治巴燕戎(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驻地巴燕镇)。1928年更名巴燕县。
1913年改巴燕戎格厅置,后属甘肃西宁道。治所即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巴燕镇)。1928年改名巴燕县。
旧县名。1913年由巴燕戎格厅改置,治巴燕戎(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驻地巴燕镇)。1928年更名巴燕县。
在中亚阿姆河、锡尔河之间的泽拉夫善河流域 (今乌兹别克斯坦一带)。公元前6至5世纪属波斯帝国行省。其地后来为康居的 一部分。
明隆庆六年 (1572) 置,属南宁府。治所在今广西扶绥县。辖境相当今广西扶绥县地。1912年改为新宁县。1914年改为扶南县。1951年与绥渌、同正二县合并置扶绥县。明隆庆六年(1572年)置,治今
即今云南勐海县西景真。版纳景真、勐海、勐呵为明代车里宣慰司所辖十二版纳之一。
即拉萨。今西藏拉萨市。
在今河北遵化市东南六十里铁厂镇。元置冶铁于此。明宣德中移至松棚峪。正统三年(1438) 复置于此,万历中废。
即侯兆川。在今河南辉县市西北三十里。明置侯赵川巡司。
在今西藏拉萨市内玛波日小山上。为梵语之音。佛经有观音住南印度普陀洛伽山之说。布达拉是佛教徒比喻为印度佛教圣地普陀洛伽之转音。相传7世纪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与唐联姻,为迎娶文成公主在此始建宫室。后世屡有
即隆坊镇。今陕西黄陵县西北四十里隆坊镇。
即江南运河镇江至丹阳段的别称。《宋史·河渠志》:“有司以练湖赐茅山道观,缘润州田多高仰,及运渠、夹冈水浅易涸,赖湖以济。”《方舆纪要》卷25镇江府丹徒县:夹冈河“在丹徒南者曰小夹冈河,丹阳北者曰大夹冈
①一名祖山。在今浙江杭州市西城区西北武林门内。为一小土山。宋 《淳祐临安志》 卷8:“虎林山,《旧经》 云: 在钱塘县旧治之北半里。今钱塘门里太一宫道院高士堂后土阜是。” 《咸淳临安志》卷22引杨至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