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克什营
即今河北滦平县西南六十里巴克什营镇。清置巴克什行宫。
即今河北滦平县西南六十里巴克什营镇。清置巴克什行宫。
元置,在今江西南昌县东南。元《析津志》天下站名:“龙兴陆路:正东土坊。”
即今江西吉安县北梅塘乡西北梅塘。清同治 《江西全省舆图》 卷7: 庐陵县西有梅塘。
明洪武十五年 (1382) 置,属陕西都司。治所在秦州城 (今甘肃天水市)。后废。
亦作兀者、斡者、斡拙。元代时居住于我国东北地区松花江下游及黑龙江中下游一带少数民族的称谓。沿江者以捕鱼为业, 山林者以狩猎为生。在哈州(今俄罗斯阿纽依河入黑龙江处)设吾者野人乞烈迷等处诸军万户府。明代
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置,属五开卫。治所即今贵州黎平县东南中潮镇。清废。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置,治今贵州省黎平县东南中潮镇。属五开卫。清康熙五年(1666年)废。
①即今湖北新洲县治。唐为黄州及黄冈治所。中和五年(885),州县徙治邾城南(今黄州市)后,遂改称旧州城。②在今四川宜宾市西北旧州坝。唐、宋时为戎州治。《方舆纪要》卷70宜宾县:僰道城“武宗会昌中大水,
南宋置,为铁钱监。在今湖北武汉市汉阳城区东北龟山下。
隋开皇十八年 (588) 改武平县置,属陈州。治所在今河南鹿邑县西五十八里鹿邑城。大业初属淮阳郡。唐属亳州。元徙治今鹿邑县。明属归德府。民国初属河南开封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在河南省东部,东临安徽
即今山西襄汾县。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设驿丞驻此。
①在今江苏句容县西南。明弘治《句容县志》卷4:“甲山在县西南五十里临泉乡, 宋景定间僧行昱爱其丛峰竞秀, 甲于左右诸山, 因名焉。”②在今山东淄博市淄川城西南三十里。《水经·济水注》:萌水“出西南甲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