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淀县
即巨定县。在今山东广饶县北。《水经·淄水注》:“(淄水)又东径巨淀县故城南。征和四年,汉武帝幸东莱, 临大海,三月耕巨淀,即此也。县东南则巨淀湖,盖以水受名也。”
即巨定县。在今山东广饶县北。《水经·淄水注》:“(淄水)又东径巨淀县故城南。征和四年,汉武帝幸东莱, 临大海,三月耕巨淀,即此也。县东南则巨淀湖,盖以水受名也。”
在今新疆墨玉县南。《新唐书·地理志》引贾耽《四夷路程》:“于阗西五十里有苇关。”即此。
即今江苏江都市西北六十八里昭关坝。清《乾隆内府舆图》: 扬州府江都县北有昭关坝。
又名良余山、李陵山。俗称连枷山、蓝家山。在今安徽肥西县西。《水经·肥水注》: “肥水出良余山,俗谓之莲枷山。” 杨守敬认为良余山即紫蓬山,亦即 《寰宇记》 所称蓝家山。《方舆胜览》 卷48庐州: 紫蓬
即左里城。在今江西南昌县西北左里镇。因在彭蠡湖(今鄱阳湖)之左而得名。
北宋置,属梓潼县。即今四川梓潼县西北三十五里卧龙镇。取亮山为名。
即今山东文登市西侯家镇。清光绪 《文登县志》 卷3 《坊市》: 城西四十里曰葛家集。
十六国后燕慕容垂燕元二年(385)改中山郡为尹,并定都于此,治弗违县(今河北定州市)。北魏复改为郡。十六国后燕慕容垂燕元二年(385年)改中山郡置,为后燕国都。治弗违县(今河北定州市)。辖境相当今河北
即今四川合川市东南盐井镇。清光绪《合州志》 卷4: 盐井溪 “距城四十里”。
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原江陵县城东。《明一统志》卷62荆州府:万卷阁“在府城东。宋咸平初,朱昂与弟协致仕,于所居建此阁,藏其手抄古今书万卷,因名”。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城中。北宋咸平初,朱昂兄弟建,藏其手抄
在今贵州思南县南。《方舆纪要》卷122石阡府苗民司:“长沙岭在司(治今思南县南尧民里)东。”《清一统志·石阡府》:长沙岭“在府城西北废苗民司东。形势高峻”。